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意十六章·其六》
《述意十六章·其六》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布衣扬清风,八座讵云尊?

骑牛寻绮角,不入高戟门。

赪梧宅神鷟,蚁命自宜裈。

六极天幕张,戴之同牢盆。

华色有彫散,灵息兹永存。

(0)
鉴赏

这首诗《述意十六章(其六)》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以及宇宙的深刻见解。

首句“布衣扬清风”,以“布衣”象征平凡之人,却能“扬清风”,寓意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散发出高尚的品德与精神追求。接着,“八座讵云尊?”一句,以“八座”比喻高位显要,反问是否地位尊贵就能代表一切,引出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思。

“骑牛寻绮角,不入高戟门。”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常人的道路,不为世俗的权势所动,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这里“绮角”象征着华丽与虚伪,“高戟门”则代表权力与压迫,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真我追求的坚持。

“赪梧宅神鷟,蚁命自宜裈。”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人比作蚁,将生活比作裈(一种古代的裤子),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六极天幕张,戴之同牢盆。”“六极”指天地间的极限,这里用来形容宇宙的广阔无垠;“天幕张”则描绘了天空的浩瀚;“牢盆”则是古代的一种容器,这里用来比喻承载万物的宇宙。这两句通过宏大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敬畏。

“华色有彫散,灵息兹永存。”最后两句,诗人从自然现象中提炼出哲理,指出华美的事物终会消散,唯有内在的精神与智慧能够永恒存在。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洞察,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社会现实以及宇宙真理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深沉的哲思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宫词

曲槛无人花乱开,都梁烧尽日西颓。

年年剩得腰如柳,空看昭阳舞队回。

(0)

嘉靖宫词八首·其八

十五宫娥鬓发清,霓裳初着性偏灵。

百花丛里春风静,学诵玄门诸品经。

(0)

题画二首·其二

涓涓石濑鸣,两两江鸳语。

回溪无人来,桃花照春渚。

(0)

石室

连日深山雪,春寒扑岩坞。

石室不关门,风枝滴残雨。

(0)

隔江望灊山

大江汩汩来何穷,汉武射蛟江水中。

波涛闪闪荡西日,犹疑妖血留腥红。

潜岳峰高隔江坞,碧馆琳宫雾撑拄。

英风冥漠不可扳,晓雨神堂闹秋鼓。

(0)

庸庵招同香山游览竟日

是处秋光俨画图,长安西笑未为孤。

濯缨溪水歌清浊,落帽山风意有无。

著我此间忘岁历,劳人心事半江湖。

盘冈十八矜腰脚,尚许回车觅坦途。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