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荅友生山居寄示》
《荅友生山居寄示》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

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

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

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

(0)
注释
嘉遁:指遁世隐居的高士,这里指有德行而隐居的人。
新吟:新的诗作或吟诵。
僧:和尚,这里指传递诗作的媒介。
竹林:常用来象征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
静思:安静地思考或冥想。
来鸟外:超越了飞鸟的范围,比喻思想境界超脱。
闲味:悠闲的趣味或意境。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象征清幽的环境。
兵寇:战争和盗匪,这里泛指战乱。
凭凌:侵犯,欺压。
溪山:溪流与山林,代表自然美景和隐逸之地。
几许深:有多深,引申为还能保留多少原始的幽静美丽。
休为:不必做。
反招隐:指写作召唤人们归隐的诗文,反向操作则是鼓励面对现实。
携取:携带,拿着。
一相寻:一起去寻找或探访。
翻译
高雅之士有新作吟唱,借由僧人之手传递至竹林中。
在宁静的沉思中超越了飞鸟的领域,悠闲的韵味萦绕在松树的荫影下。
战乱侵扰极为严重,这溪流与山林还能保持多少分幽深?
不必再去写那归隐之诗了,让我们携带它一同去探寻那份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在嘉遁之地有了新的吟咏,通过一位僧人的手寄送到了竹林之中。这表明诗人已经与世隔绝,不再关心尘世的纷争,只是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思考,偶尔也只有鸟儿的鸣叫打破寂静。

"闲味绕松阴"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悠然自得,与松树相伴,享受着那种淡泊明志、超脱红尘的闲适。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然而,即便是在这远离喧嚣的山居之地,诗人的心中仍然关注着外界的战乱与动荡。"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表达了诗人对外部世界混乱局势的感慨,以及自己隐居之所的深远。

最后两句"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则显露出诗人的决心和选择。他不愿意再次被世俗的情绪所牵扯,而是决定带着自己的志同道合者一起继续追求那种超脱尘世的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寻找一份超然物外的宁静。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题画图二首·其二

雨馀空翠转霏霏,杜若洲边小艇归。

又为故人临野閤,江云日暮湿秋衣。

(0)

自宗正府西移居尚食局后杂书二首·其二

未明车马省门开,面面风霜一寸埃。

借得小窗容我懒,五更高枕听春雷。

(0)

水仙图

翛翛翠羽映鸣珰,谁遣乘风过我傍?

岁晏高堂空四壁,一帘烟雨梦潇湘。

(0)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一发大都

辞亲独行迈,遥遥抵京国。

胡为突不黔,驱马更远适。

至尊有时巡,树羽殷阡陌。

宿卫必近臣,顾问须耆德。

陋儒亦何知,冗从同执戟。

草深原野青,雨暗关塞黑。

寥寥盛年意,眷眷游子色。

一身万人中,敢不思努力!

(0)

效古五首·其一

上山见明月,下山月相随。

月岂知爱我,我行自见之。

故山日以远,故人不可思。

殷勤谢明月,愿尔无时亏。

(0)

送玄上人

清江古镇封溪道,灵峰寺中玉泉好。

灵峰上人天上归,亲见六龙天上飞。

涌金门外潮来去,曾是钱塘江上住。

十里松风六月寒,梦寐犹思径山路。

自参天目老禅师,始信灵峰路不迷。

却被无端徵诏起,等閒来往不曾知。

黄河万里从西下,吕梁百步如奔马。

归去山中问玉泉,应向海门深处泻。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