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树流莺日过迟,少年争惜最红枝。
何人尽得天生态,为报东风且莫吹。
花树流莺日过迟,少年争惜最红枝。
何人尽得天生态,为报东风且莫吹。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花朵与黄莺共舞的美景,以及少年对这美好景象的珍惜之情。诗人通过“花树流莺”这一画面,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日图景。黄莺在花树间穿梭,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命的气息。少年们则对这最鲜艳的花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他们似乎在与自然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表达着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珍惜。
后两句“何人尽得天生态,为报东风且莫吹”,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状态的感慨与希望。他询问谁能完全把握住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状态,希望春风能够温柔地对待这一切,不要轻易吹散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厚意,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通过少年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
绍地吾所欣,他时以藏我。
冈原见逾美,松柏栽已夥。
双流交在右,一几平连左。
忆昔初经营,登高忘蹩跛。
年衰已渐怯,步暂石频坐。
居然契券叶,偶尔龟策可,心手之勤劳,躯骸庶安妥。
况复近芳茨,时能荐蔬果,虽无刘伶钟,略慕王孙躶。
古人取远士,得一以为豪。
江左贡千百,选抡今始劳。
占对混童厮,趋跄偕吏曹。
以兹寓绳准,弃髓索皮毛。
遂乃考卷业,成文喧诵号。
其次严保举,虚牍相笼叨。
富儒坐可得,贫儒走滔滔。
有司见其然,厌贱如蓬蒿。
谁知真儒者,理黜宁不遭。
陈生青紫门,佐书越江皋。
秩满在选中,家寒无所操。
虞翻显凭易,买臣进缘骚。
吴士例则然,且毋衔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