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
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
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徵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
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
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
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
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徵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
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
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陶翰的作品,名为《赠房侍御》。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士的赞美与不舍的离别之情。
“志士固不羁,與道常周旋。”开篇即以“志士”自称,显示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与坚持。接着,“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表明了这种追求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既有进取时的荣耀,也有退隐时的从容。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这里描绘了一种被朝廷征召的情景,“褐衣”象征着清贫或道德的高洁,而“执简南台先”则显示了诗人对学问和职守的重视。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坚持原则的态度,即便是冒险犯难,也绝不妥协。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这里转入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谪居”表明了一种被贬官或自我放逐的情形,而“逸气吟芳荃”则描写了这种隐居中的悠然自得。
接下来的几句:“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意境。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此处诗人的胸襟如大海,如长江,既有广阔无垠之感,也透露出对未来不确定但乐观向前的态度。
“徵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这里表达了诗人面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以及面对生活的热情与投入。
最后几句:“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诗人在这儿提到了对先贤的理解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某一片土地的喜爱与眷恋。
“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情感体验。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悦,以及在自然中找到一种超脱与和谐。
全诗最后:“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这里像是对友人的勉励或自我激励,希望能够像鸟儿展翅高飞,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
殷家少子真白眉,业精小戴无荒嬉。
寻师过浙不惮远,角艺南京常数奇。
成均正值收材日,羡子束书偕计入。
司成教法严如霜,六馆雁行分甲乙。
暑雨吹风尘不飞,诸生有恩容暂归。
离亭一尊柳阴重,插河双桨浪痕肥。
君家兄弟子出色,好取明经发先德。
会报他时会有期,坊表巍巍碧山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