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长笑与悲歌,静处忘言意自多。
往事渐伤人似梦,旧游空叹岁如梭。
床头酒醒看红日,江上吟成对白波。
忆尔少年曾入洛,归来先已泣铜驼。
不须长笑与悲歌,静处忘言意自多。
往事渐伤人似梦,旧游空叹岁如梭。
床头酒醒看红日,江上吟成对白波。
忆尔少年曾入洛,归来先已泣铜驼。
这首《送友》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流逝以及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不须长笑与悲歌,静处忘言意自多”,开篇即点出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主张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不必过度地沉浸在笑声或泪水之中,静默中自有深意。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自我调适的能力。
颔联“往事渐伤人似梦,旧游空叹岁如梭”,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通过“似梦”和“如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岁月如同飞逝的梭子,让人感叹时光易逝,往事如烟,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颈联“床头酒醒看红日,江上吟成对白波”,进一步展现诗人独处时的内心世界。酒醒后的清晨,诗人面对初升的红日,思绪万千;而夜晚,他对着江面上的白波吟诗作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尾联“忆尔少年曾入洛,归来先已泣铜驼”,以回忆的方式,追忆友人年轻时的风采与经历。提到“入洛”(洛阳),古代文化名城,暗含着对友人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而“泣铜驼”则借用了典故,表达对友人归来后,可能面对的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回忆,也是对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扶桑西距若华东,尽在天王职贡中。
一自秦原有烽火,年年选将戍河潼。
渟泓石上泉,照我良是我。
轻风一荡激,真态互掀簸。
乃知求慧性,非戒定未可。
道人此名庵,千劫付一坐。
海月自澄明,天花任飞妥。
吾生剧萍梗,万里信漂堕。
湛然摩尼珠,坐受昏尘裹。
何时陪远公,同社事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