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角长鸣落晓星,雄关铁锁欲开扃。
城头浪奏单于曲,漠北谁空老上庭?
惨惨寒吹边草白,呜呜悲咽野磷青。
征人正切南归梦,起傍墩台数驿亭。
片角长鸣落晓星,雄关铁锁欲开扃。
城头浪奏单于曲,漠北谁空老上庭?
惨惨寒吹边草白,呜呜悲咽野磷青。
征人正切南归梦,起傍墩台数驿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悲壮的边塞景象。首句“片角长鸣落晓星”,以“片角”象征边塞号角,清晨时分,号角声穿透夜空,回响在星辰之间,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孤独的氛围。接着,“雄关铁锁欲开扃”,描述了边关的险要与坚固,仿佛随时准备抵御外敌,展现出边防的紧张局势。
“城头浪奏单于曲,漠北谁空老上庭?”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城头的风声比作“浪奏”的单于曲,暗示边塞的动荡不安,同时也引出了对远方战事的关切。这里“老上庭”可能是指古代匈奴的首领,暗指边疆的长期战争和不息的战斗。
“惨惨寒吹边草白,呜呜悲咽野磷青。”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凄冷与荒凉,寒风吹过,边草一片苍白,野地里磷火闪烁,发出悲鸣之声,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哀愁氛围。
最后,“征人正切南归梦,起傍墩台数驿亭。”通过“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远离家乡、长期戍守边疆士兵的深切同情。他们正沉浸在南归的美梦中,却不得不在墩台旁数着驿站,预示着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