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其一》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

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

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0)
翻译
月亮期待着中秋的到来,夜晚却因阴云而推迟了时光。
在遥望中秋的老人眼中,暗淡的光线让他不自觉地耸动肩膀,陷入沉思。
灯光下,婢女尽力照亮,但寒凉的竹笙让睡眠变得不再可能。
思绪飘渺无定,他在哪里呢?只隔着山河,连梦境也难以相连。
注释
月:月亮。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俟:等待。
阴:阴天。
一夕:一夜。
愆:延误。
望中:遥望之中。
孤老:孤独的老人。
眼:眼睛。
耸吟肩:不自主地耸动肩膀,表示沉思。
灯婢:守灯的婢女。
深留照:尽力照明。
桃笙:古代的一种竹制乐器,这里指代寒凉的环境。
冷废眠:使睡眠变得寒冷而无法成眠。
思兮:思绪啊。
何许:何处。
有梦:有梦境。
隔山川:被山河阻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通过描绘中秋节前后连续几日无月的景象,表达了对月圆人团圆的期待以及孤独寂寞的情感。

"月向中秋俟",开篇即写出诗人对中秋佳节满月的期盼,暗示了对家庭团聚和美好时光的向往。然而,"阴从一夕愆",接下来的诗句揭示了实际情况——连续几晚都没有月亮,这使得诗人的心情变得沮丧,因为阴霾影响了他期待的明亮景象。

"望中孤老眼",诗人以"孤老"自比,强调自己在这样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孤独,视力所及之处空荡荡的,没有月光的照耀,更显凄凉。"暗里耸吟肩",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内心波动,甚至肩膀都因忧郁而耸动。

"灯婢深留照",诗人借灯光来照亮周围,但即使如此,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寂,反而更加凸显出无月之夜的沉闷。"桃笙冷废眠",暗示了诗人无法安然入睡,寒冷的秋夜和孤寂的心境使他难以入眠。

最后两句"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诗人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似乎被现实中的山川阻隔,无法与之相会,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中秋无月时的孤独和对团圆的渴望,具有浓厚的思乡怀人之情。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题江景画

鸟声先在竹林间,虚室曈曈曙色还。

一夜霜寒慵早起,开门枕上看青山。

(0)

送张有秩御史制阕如京师

五采冲霄见羽仪,龙蛇研影快清时。

报亲读礼三年毕,事主扬名四海知。

獬廌班中曾抗疏,凤皇台上好题诗。

沧江画鹢潮催发,不尽离愁酒一卮。

(0)

乙未秋日归印山故居,因游仙人桥作二首·其一

海上归来意怆然,石梁重自认秦鞭。

一庵斜日坠红叶,万嶂秋空开碧莲。

家近洞天宜入道,人经浩劫欲逃禅。

松楸古墓枌榆社,早结仙家未了缘。

(0)

班超

沙漠宣威三十秋,腰悬金印幕青油。

阿兄只刻燕然石,盖世功名让虎头。

(0)

雾峰杂咏十首.三.蓉镜斋

蓉镜斋中花木荣,鸡窗回首十年情。

逋仙逝后龟山去,无复琅琅弦诵声。

(0)

蝶恋花

著雨林花红晕湿。风袅晴丝,吹入眉峰碧。

绿遍池塘芳草色。催归杜宇声声急。

病起绿窗春事寂。何处留春,深院濛濛月。

金缕歌残檀板歇。海棠梦醒梨花白。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