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五陵佳气蓟门东,此地车书四海同。

叶令远为朝会使,汉家新起建章宫。

君王受计当天下,月朔垂衣出禁中。

台史莫疑凫屡至,都人已识马能工。

三齐郡国推高第,百里弦歌播大风。

清问即求封禅草,好因文似荐扬雄。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送历城李明府入计》。诗中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与政治气象,以及对即将赴京述职的历城李明府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首联“五陵佳气蓟门东,此地车书四海同”以辽阔的背景展开,五陵之气与蓟门的景色相映成辉,象征着这片土地上文化与文明的交融,四海之内皆可感受到统一与和谐的气息。接下来,“叶令远为朝会使,汉家新起建章宫”则通过历史典故,赞美了官员叶令远的才华与贡献,以及朝廷的兴盛与繁荣,如同汉朝新建的建章宫一般,展现出国家的强盛与辉煌。

颔联“君王受计当天下,月朔垂衣出禁中”描绘了君主的英明与威严,他接受天下的计策,每月初一便身着垂衣,从皇宫中走出,处理政务,体现了君主的勤勉与智慧。颈联“台史莫疑凫屡至,都人已识马能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官员才能的肯定与对朝廷治理能力的信任,即使像野鸭多次飞来,人们也已认识到马的技艺高超,暗喻官员们的能力卓越。

尾联“三齐郡国推高第,百里弦歌播大风”进一步赞扬了地方官员的政绩与文化贡献,他们不仅在三齐郡国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还通过音乐与诗歌传播了良好的风气,展现了地方治理的成效与文化的繁荣。最后,“清问即求封禅草,好因文似荐扬雄”表达了对李明府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够提出清正的建议,并通过文采斐然的文章,向朝廷推荐人才,如同向古代文学大家扬雄学习一样,展现出个人的才华与道德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描绘,既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也寄托了对官员个人才能与品德的赞誉,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为向子諲写卦影并题

水畔幡竿险,分符得异恩。

潮回波似镜,聊以寄君身。

(0)

再用韵·其一

长恨无人共一杯,直知好友自天来。

渊明到死真成菊,和靖平生却是梅。

(0)

读书感愤四首·其一

广厦或不足,陋巷乃有馀。

毫牟惴螫手,脔嘬疑灾肤。

华裾制大布,盛馔庖荒蔬。

先圣遗礼法,甚能闲腐儒。

(0)

次颂符术致雨之韵

术乃轰雷电,时方切禜雩。

感通渠自诿,造化本无拘。

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粜珠。

天公应有语,尔力不关吾。

(0)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其三

玉屑辉群彦,衣冠俨数翁。

礼严推让际,情洽笑谈中。

物外来真趣,樽前□古风。

无端狂态发,从此忆新丰。

(0)

挽宣抚吴郡王二首·其二

太傅元功首,汾阳异姓王。

恩荣兼二美,声迹远相望。

名载风云会,神游水月乡。

维师空赠典,无复见鹰扬。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