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临淮》
《过临淮》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冲寒发孤城,带雪入异县。

春阴舟楫回,远眼烟木乱。

朝来云间塔,别我忽不见。

春流背客去,应过前日岸。

怀居念缱绻,送别祝寝饭。

抚事良有怀,申情能无叹。

(0)
翻译
冒着严寒从孤城出发,披着雪花进入他乡。
春天阴云密布,舟船摇曳归航,远方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杂乱。
早晨,云中的塔影忽然消失不见。
春水带着我离开,应该已流过了前日的岸边。
怀念故居,心中充满思念,为离别之人送上祝福和晚餐。
面对世事感慨万分,表达情感怎能不叹息。
注释
冲寒:严寒。
孤城:孤立的城市。
带雪:披着雪花。
异县:他乡。
春阴:春天阴天。
烟木乱:树木在烟雾中模糊不清。
云间塔:云中的塔。
忽不见:忽然消失。
春流:春水。
前日岸:昨日的岸边。
怀居:怀念故居。
缱绻:深深的思念。
申情:表达情感。
无叹:不禁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际的凄凉与思念。开头两句“冲寒发孤城,带雪入异县”营造出一种严寒和寂寞的氛围,诗人在冰冷的环境中,穿越着荒凉的边塞,进入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种场景烘托出了诗人的孤独与遥远。

接着,“春阴舟楫回,远眼烟木乱”表达了随着季节的变化,春天的阴霾中,船只缓缓地行驶,而远处的景物因为迷雾而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氛围。

“朝来云间塔,别我忽不见”则是说在早晨,当诗人经过那座位于云端般高耸的塔时,他与亲朋好友的分别仿佛就在一瞬之间发生了。这种突然和不可逆转的别离给人的情感带来了巨大冲击。

“春流背客去,应过前日岸”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春天的河水向后流淌,而行者则背向着昨日停留的地方远去。这两句强调了时间不等人的残酷与别离带来的无尽哀伤。

“怀居念缱绻,送别祝寝饭”诗人在家中思念着那已别离的亲友,并通过简单的餐食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祝福。这种举动充满了温馨和对远方人的深情厚谊。

最后,“抚事良有怀,申情能无叹”则是说诗人在触摸着身边的事物时,那些留存的记忆和情感涌上心头,是如此强烈以至于难以抑制地叹息。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眼都似乎承载着离别之痛和怀念之深。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韵张部门湖上二首·其一

已作西湖烂漫游,北山兰若更深幽。

骅骝蹀躞青林下,舴艋夷犹古渡头。

花满杨坡桃不语,声喧阴壑水争投。

可怜不共林宗泛,只有新诗许载酬。

(0)

见雁

万古胡沙雁,衡阳到即回。

如何九日至,故作永州来。

节里他乡客,江边独夜桅。

吾亲应念我,烦汝到浯台。

(0)

八日丹阳相遇

舟楫庭闱近,衣裳步武轻。

逆风犹作态,寒日为开晴。

独客天边住,全家水面行。

今朝逢一笑,此乐冠生平。

(0)

亭午热甚过石子涧

一掬儿童数树凉,两三桅子野花香。

荒山赤日相逢处,便是天台见石梁。

(0)

阻风茅山港·其二

我非汲汲驰名者,何事区区逆浪间。

三釜及亲须为米,可辞为客下茅山。

(0)

碧云·其一

碧云散舒,合且复离。皓月涌照,圆而不亏。

嗟我所期,曷云不来。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