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千林掩翠岑,出山自浅入山深。
桃源未必真无路,正恐重来自莫寻。
万壑千林掩翠岑,出山自浅入山深。
桃源未必真无路,正恐重来自莫寻。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翠绿的山谷和森林,万壑千林相互掩映,山路曲折深入。诗人借"出山自浅入山深"表达了道路的蜿蜒和探索的层次感。他接着以桃花源为典故,暗示通往隐秘之处的道路并非不存在,只是担心一旦离开,再次寻找就难以觅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寓言式的表达,传达出对未知与迷失的思考,以及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山水小品。
乌鹊绕屋鸣,有客停征騑。
问客何自来,君家寄家书。
摄衣起迎客,开书多苦辞。
蕣花不长好,玉颜亦易衰。
水行有却流,人行无反期。
置书拜谢客,岂不心怀归。
事君有明义,不得顾所私。
作书附客返,路远幸勿遗。
上言重自爱,下言长相思。
相思勿相怨,自古多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