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坡种芍药·其一》
《南坡种芍药·其一》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错盘根垡似苞桑,细细分来巧作行。

且趁秋灰浮季琯,更教冬线受微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南坡种植芍药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与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和赞美。

首句“错盘根垡似苞桑”,以苞桑(即桑树)的根系复杂交错比喻芍药根部的盘绕,形象地展现了芍药根部的繁复与生命力的旺盛。这里通过将芍药与苞桑相比较,不仅突出了芍药根部的复杂性,也暗示了芍药如同苞桑一样,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根基。

次句“细细分来巧作行”,进一步描述了芍药种植时的精细与巧妙。芍药被细心地排列,形成了整齐有序的行列,这既体现了种植者的技艺高超,也预示着芍药将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与秩序之美。

接着,“且趁秋灰浮季琯”,这一句运用了季节与天文的结合,表达了种植者利用秋季的土壤条件和节气的变化来种植芍药。这里的“秋灰”可能指的是秋季的土壤肥沃状态,“季琯”则指代了特定的节气或时间点,强调了种植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最后,“更教冬线受微阳”,则描绘了芍药在冬季也能感受到温暖阳光的场景。虽然冬季寒冷,但通过精心照料,芍药依然能够接受到微弱的阳光,暗示了即使在严寒中,生命之光仍然存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坡种植芍药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通过季节、天文与植物生长的结合,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珍惜时间、期待新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行藏岂问天。

雪峰明的的,水溜响涓涓。

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

老僧如木石,性静不须禅。

(0)

陪德久出郊

北客南征岁欲阴,经行始满爱山心。

霜溪见石如清洛,烟树参云似故林。

昨日喜传黄屋信,馀生怕听白头吟。

公归问讯庵中老,只履西来意浅深。

(0)

呈似表

闻说烟尘近,惊奔道路长。

人生何草草,天意竟茫茫。

山鸟寒亡路,溪花湿更香。

飘零值君子,老眼慰悲凉。

(0)

题句容酒肆壁

青裙白面哄挑菜,茅舍竹篱疏见梅。

春事隔年无信息,一声啼鸟唤将来。

(0)

失调名

愿得年年,长共我儿解粽。

(0)

留别王六公

六公八十尚占星,授法东坡今大成。

此岁得归言不食,几时当雨信如盟。

误人功业忍更问,老我林泉如可营。

他日疑谋谁为决,无由重到访君平。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