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意如灯花,引人不成卧。
相对恨无油,明明心易过。
欢意如灯花,引人不成卧。
相对恨无油,明明心易过。
这首诗《读曲歌(其一)》由明代诗人曾曰唯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欢意如灯花”,以灯花比喻欢愉之情,形象地表达了欢愉之感如同灯花般短暂而美丽,暗示了欢愉的不易持久,给人以瞬间的喜悦后,留下的是更深的思考与回味。
“引人不成卧”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似乎在说,这份欢愉虽好,却难以让人沉入梦乡,仿佛是心中有太多思绪与情感无法释怀,使得欢愉之后的宁静难以达到,反而更加凸显了内心的波澜起伏。
接着,“相对恨无油”一句,将情感的对比推向了高潮。这里“油”可能象征着生活中的资源或动力,也可能是情感交流中的润滑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在面对情感交流时的无奈与遗憾,即在需要倾诉与理解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缺乏足够的资源或动力去维持这段关系,或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明明心易过”则是对整个情感体验的总结。明明心中有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但这些情感与思考却容易被时间与生活的琐事所淹没,难以得到真正的释放与表达。这句话既是对个人情感状态的感慨,也是对生活中普遍现象的一种反思,即人们往往在忙碌与现实的压力下,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情感的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欢愉、交流、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满足与情感交流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无奈。
嗟君没世委空囊,几度劳心翰墨场。
半面为君申一恸,不知何处是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