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上高山,山高欲近天。
及到山巅上,更有山在前。
高山岂有尽,客行良可怜。
驱马上高山,山高欲近天。
及到山巅上,更有山在前。
高山岂有尽,客行良可怜。
这首诗《行役》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通过描绘行旅者在高山之上的艰难旅程,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无尽。
首句“驱马上高山,山高欲近天。”以“驱马”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行旅者在崎岖的山路上策马前行的情景,而“山高欲近天”则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将高山之高峻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
接着,“及到山巅上,更有山在前。”转折之处,诗人笔锋一转,写出了到达山顶后,前方依然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揭示了旅途的无尽与艰辛。这种反复出现的“山在前”的景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寓意着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未知和挑战。
“高山岂有尽,客行良可怜。”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行旅者的深切同情。面对无尽的高山,行旅者似乎永远无法到达终点,这样的旅程确实令人感到可怜。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蕴含着对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行役》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哲理,读来令人深思。
耿耿银釭照直庐,西风黄叶满庭除。
愁心不忍闻宾雁,病眼犹能拾蠹鱼。
攲枕微吟空展转,绕廊闲步自踌躇。
铜龙漏滴传钩盾,玉兔光芒射绮疏。
薄宦久淹沧海郡,故交多入紫垣居。
洛阳已在拜尘后,宣室那逢膝席初。
投阁寂寥深自愧,抱关憔悴拟何如。
宁思西掖五花判,且补河东三箧书。
桑梓任抛万里外,蓬莱试住十年馀。
释之不调嵇康懒,终待休官学灌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