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日多故,岩城岁复侵。
龙蛇常走陆,夔罔复依林。
制挺风雷厉,原田雨露深。
中牟驯野雉,单父坐鸣琴。
泽国日多故,岩城岁复侵。
龙蛇常走陆,夔罔复依林。
制挺风雷厉,原田雨露深。
中牟驯野雉,单父坐鸣琴。
这首诗描绘了泽国与岩城的变迁,以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开篇“泽国日多故,岩城岁复侵”以“日多故”和“岁复侵”描绘出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接着“龙蛇常走陆,夔罔复依林”通过龙蛇和夔(古代神话中的动物)的活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生命力。
“制挺风雷厉,原田雨露深”两句,将人工与自然的力量对比,制挺(制作武器)如同风雷般迅猛,而雨露则滋养着广袤的田野,象征着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最后,“中牟驯野雉,单父坐鸣琴”以中牟驯化野雉和单父人弹奏鸣琴的场景,展示了社会秩序的建立与和谐生活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和谐共生、顺应自然、治理有序的美好愿景。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
杜宽对客被短褐,独吹觱栗惊群优。
移商换羽穷雕锼,箜篌匏笙声不侔。
梨园宫人清泪收,昔闻此曲供王侯。
金花玉管苍凤头,当筵咿哑和《梁州》。
缓急应节如解牛,清风席上寒飕飗。
关山叶落清渭流,朝供暮奉何时休。
归来白屋书谩抽,走谒高贵多请求。
拨剌惊鱼度寒湫,山空鹤怨中夜愁。
时作低韵同羌讴,赵公一闻能解忧。
先生作歌君少留,昔曾天上聆锵球。
翕如鸾凤鸣丹丘,听之不厌两耳浮。
便当携君跨双虬,拂衣和曲参天游。
青州刺史河上坟,坟不可识碑仍存。
维舟上读半磨灭,使君乃缘戚里恩。
当时赐葬宜过厚,冢阙树立须雄尊。
岂知陵谷有迁变,石马尽没龟趺蹲。
驿夫指我元傍岸,县官恐坠移高原。
岸滨往往多古冢,零落空馀秋草根。
至今父老传谶记,野人之语那足论。
我疑其藏必深锢,或谓已被湍流吞。
安得壮士塞河水,万古莫令开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