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水东流。怕经秋。又经秋。
目送飞鸿,阵阵过南楼。
猛觉尖风寒翠袖,埋怨到,挂帘栊、玉一钩。一钩。
一钩。月当头。酒半瓯。香半篝。
唱也唱也,唱不了、一曲凉洲。
笑问嫦娥,灵药几时偷。
圆缺阴晴天不管,谁管得,古今来、万斛愁。
夕阳西下水东流。怕经秋。又经秋。
目送飞鸿,阵阵过南楼。
猛觉尖风寒翠袖,埋怨到,挂帘栊、玉一钩。一钩。
一钩。月当头。酒半瓯。香半篝。
唱也唱也,唱不了、一曲凉洲。
笑问嫦娥,灵药几时偷。
圆缺阴晴天不管,谁管得,古今来、万斛愁。
这首词以夕阳、流水、秋意和飞鸿为背景,描绘了词人的情感波动。"夕阳西下水东流",画面宁静而富有深沉的时光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怕经秋。又经秋",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的无奈与忧虑。
"目送飞鸿,阵阵过南楼",借飞鸿的形象寄托离别之情,词人独自站在南楼上,遥望远方,心中满是思念。"猛觉尖风寒翠袖",通过描写冷风吹过衣袖的细节,传达出词人的孤寂与凄凉。
"埋怨到,挂帘栊、玉一钩",词人将情感投射到月钩上,仿佛在责怪月亮的无情,勾起了更深的愁绪。"一钩。一钩。月当头",再次强调月的明亮,反衬出词人心中的阴郁。
接下来,词人借酒浇愁,"酒半瓯。香半篝",试图用短暂的欢愉来冲淡愁苦,但"唱也唱也,唱不了、一曲凉洲",表明内心的愁绪难以排解,歌声也无法掩盖。
最后,词人以幽默调侃的方式向嫦娥发问,"笑问嫦娥,灵药几时偷",借嫦娥的神话故事寻求解脱,然而"圆缺阴晴天不管,谁管得,古今来、万斛愁",揭示出无论仙药还是自然变化,都无法消解词人内心无尽的忧愁。
整体来看,这首《江城梅花引》以景抒情,词人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又有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执着,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