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三更更寂寥,片云沉尽点烟消。
四边秋色天围岸,上下寒光人倚桡。
露下有花连水白,鹤飞无影入空遥。
孤情独照清泠外,幽绝谁邻酒一瓢。
直到三更更寂寥,片云沉尽点烟消。
四边秋色天围岸,上下寒光人倚桡。
露下有花连水白,鹤飞无影入空遥。
孤情独照清泠外,幽绝谁邻酒一瓢。
此诗描绘了珠江泛舟赏月的静谧与清雅之景。首句“直到三更更寂寥”渲染出深夜的宁静氛围,接着“片云沉尽点烟消”进一步描绘了夜空的澄净与深邃。接下来的“四边秋色天围岸,上下寒光人倚桡”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四周被秋色环绕、水面泛着寒光、人们依着船桨欣赏月色的画面中,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露下有花连水白,鹤飞无影入空遥”则通过露珠、花朵和飞翔的鹤,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辽阔。最后,“孤情独照清泠外,幽绝谁邻酒一瓢”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感受清冷与幽静的心境,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的审美体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出门识别苦,登车愁路长。
峡口断地脉,南北遥相望。
仆夫停其绥,川广限无梁。
仰视浮云驰,鸿雁同翱翔。
方舟未云涉,瞩险先傍徨。
道逢相识人,乃为心所当。
上言长相思,下言适何方。
屏营周路侧,原野何茫茫。
安得盈觞酒,与子同酌尝。
大义亮金石,俛仰郁中肠。
吾欲展此曲,列坐无高倡。
执手指欲别,险阻谁相将。
此水浅且涸,离忧方可量。
命不与愿俱,悲为参与商。
羡叹云中鹄,比翼归故乡。
碧鸳瓦上霜华微,白马河边秋雁飞。
蓟北征人尚未返,雒阳少妇捣寒衣。
双丝越练光如雪,开笥展衣肠百结。
支砧桐杵响初传,静夜空庭音易彻。
疾徐高下宛相同,惄如擗摽恨难穷。
愁心自诉光明月,凄韵应随断续风。
风前月下砧声度,斗转参横犹未卧。
撩乱流萤各自飞,缠绵络纬能相和。
回思夫婿未从征,灯前笑语若为情。
锦衾煖觉幽兰气,角枕微闻堕珥声。
那知离别生凄恻,剪刀针线长相忆。
岁岁空传蓟北书,年年用尽闺中力。
坐久新寒透裌绫,遥怜塞外更难胜。
受降城上思乡泪,今夜应知半是冰。
陌上春风尘土飞,邯郸年少紫罗衣。
貂裘独拥王孙去,珠履双分公子归。
王孙公子争相羡,宝马香车去如电。
飞甍画栋出云间,舞馆歌台临水面。
杨柳阴中百啭莺,帘栊影里双飞燕。
飞燕流莺白玉栏,繁弦急管度春寒。
舞衣照耀殊方彩,歌扇飘飖云锦纨。
东楼红粉青丝管,南国金貂坐间满。
当筵莫惜锦缠头,楚舞吴歌夜不休。
年年今日复明日,白发红颜递相失。
即今欲见少年时,流水无情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