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
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
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
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所作,名为《次韵学士兄秋初》。我们来细细品鉴其意境与用词之妙。
开篇“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这里的“刀头”指的是剑锋,而“水石间”则喻示清澈见底的环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清净环境的向往,并希望在这样的地方找到一份清静的工作或生活状态。“婆娑”是形容词,意味着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接着,“杖藜早晚寻幽处”,诗人手持拐杖,早晚在寻找隐秘安静之地。这里的“杖藜”既表明了行动,也透露出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情感。“早晚”则描绘出一天中不断的寻觅,“幽处”则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那份安宁与隐逸。
最后,“望断秋空不见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寻找幽静之地时,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受。“望断秋空”描绘出一幅广阔而又空旷的秋日天空图景,而“不见山”则是因为远处山脉被视线所限,或许也有意境上的超越,诗人通过这样的写法传达了对自然界更深层次感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表现出诗人内心对于清净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的不易实现。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与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憧憬。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师事少君年岁久,欲随旄节往层城。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
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