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学士兄秋初·其四》
《次韵学士兄秋初·其四》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

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

(0)
注释
何日:何时。
刀头水石间:在山水之间,可能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
婆娑:形容姿态不稳或悠闲自在。
犹得:还能得到。
一官闲:片刻的闲暇时光。
杖藜:手杖藜杖,代指散步或者旅行。
早晚:每天早晚。
寻幽处:寻找幽静的地方。
望断:望到看不见尽头。
秋空:秋天的天空。
不见山:看不到山。
翻译
何时能在山水之间,享受片刻的闲暇时光?
每天手持藜杖,四处寻找幽静之地,遥望秋天的天空,却只见不到山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所作,名为《次韵学士兄秋初》。我们来细细品鉴其意境与用词之妙。

开篇“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这里的“刀头”指的是剑锋,而“水石间”则喻示清澈见底的环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清净环境的向往,并希望在这样的地方找到一份清静的工作或生活状态。“婆娑”是形容词,意味着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接着,“杖藜早晚寻幽处”,诗人手持拐杖,早晚在寻找隐秘安静之地。这里的“杖藜”既表明了行动,也透露出一种寂寞与孤独的情感。“早晚”则描绘出一天中不断的寻觅,“幽处”则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那份安宁与隐逸。

最后,“望断秋空不见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寻找幽静之地时,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受。“望断秋空”描绘出一幅广阔而又空旷的秋日天空图景,而“不见山”则是因为远处山脉被视线所限,或许也有意境上的超越,诗人通过这样的写法传达了对自然界更深层次感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表现出诗人内心对于清净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的不易实现。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与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憧憬。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昔昔盐.綵凤逐帷低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

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何年征戍客?

传语报佳期。

(0)

僧舍二首·其一

秖言双鬓未蹉跎,独奈牛羊送日何。

禅客不归车马去,晚檐山色为谁多。

(0)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向山独有一人行,近洞应逢双鹤迎。

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师事少君年岁久,欲随旄节往层城。

(0)

送李山人还

从来无检束,只欲老烟霞。

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0)

杂曲歌辞·其二定情乐

感郎双条脱,新破八幅绡。

不惜榆荚钱,买人金步摇。

(0)

送费鍊师供奉赴上都

缩地周游不计程,古今应只有先生。

已同化鹤临华表,又见骖龙向玉清。

萝磴静攀云共过,雪坛当醮月孤明。

无因相逐朝天帝,空羡烟霞得送迎。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