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二》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

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

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

(0)
注释
鸾台:宫廷。
凤沼:凤凰池,代指宫廷或贤臣聚集之地。
劬劳:勤劳。
永慕:长久仰慕。
寿考:长寿。
深仁:深厚的仁慈。
示疾:假装生病。
元非病:实际上并非疾病。
离人:去世的人。
反真:回归本真,指死亡。
生绡:生丝,未漂白的丝绸。
遗恨:遗憾。
衮衣:古代帝王和贵族的礼服,这里借指皇帝。
翻译
不再做宫廷的美梦,转而寻找春天的凤凰池。
深知勤劳是美德,长寿中显现出深厚的仁慈。
看似疾病实为解脱,离世之人已回归本真。
用生丝写下遗憾,如同露出龙袍的身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名为《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深仁长者的赞美。

首句“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表达了诗人不再沉迷于虚幻的荣华富贵,而是来到一个名为凤沼的地方寻找真正的春天。这里的“凤沼春”象征着美好和谐的环境。

其次,“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则透露出诗人对被赞颂者的认识,即他们不仅辛勤工作,而且具有长远的怀念之心和深厚的人格魅力。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一句,表明了即便是在疾病中,也表现出了超脱世俗的真实自我。诗人的友人在经历病痛之后,更显出他们超凡脱俗的一面。

末尾两句,“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则是诗人通过织布比喻,用心灵深处的哀愁来编织记忆,即便是在简单的生活中,也依然保有对过往美好的回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性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品德高尚者的赞誉。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将使有诗许移厨双溪次其韵·其三

莫春天气渐清和,枝上红稀地上多。

惟有松筠四时好,风枝雨叶绿婆娑。

(0)

到白石先妣新茔

泪滴松楸意转哀,欲归小立更徘徊。

春风不管人间恨,溪上樱桃花自开。

(0)

社日

日暖泥融燕子飞,海棠深浅注胭脂。

一杯社日治聋酒,报答春光烂漫时。

(0)

从范秘监过城南陈亦颜读书楼·其二

轩冕浮夸不系情,山林清奥可逃名。

如何结屋依庐阜,又却移家近玉京。

(0)

子用惠鱼四轴以诗谢之·其一

四幅溪藤任卷舒,管城幻出化龙鱼。

风雷定似梭飞走,莫误呼儿觅素书。

(0)

九锁山十咏·其六仙迹岩

古来得道人,一往无留踪。

胡为恋幽绝,努力抗祖龙。

冠簪宛如刻,藓蔓不敢封。

形化影未灭,石坚诚可通。

灵仙去已遥,聊尔惊凡庸。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