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草木变衰时,秋气悲哉汝更悲。
感梦空劳天帝女,招魂不返水仙师。
三闾哀怨多高弟,南楚荒淫总寓辞。
我亦徉狂能讽谏,多惭山鬼善相思。
萧条草木变衰时,秋气悲哉汝更悲。
感梦空劳天帝女,招魂不返水仙师。
三闾哀怨多高弟,南楚荒淫总寓辞。
我亦徉狂能讽谏,多惭山鬼善相思。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其二)》。诗中描绘了萧瑟的秋景,借以抒发深沉的情感与感慨。
首句“萧条草木变衰时”,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的画面,草木凋零,万物皆显衰败之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秋气悲哉汝更悲”一句,直接点明了秋天的悲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
“感梦空劳天帝女,招魂不返水仙师。”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典故,通过天帝女和水仙师的故事,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无法挽回的遗憾之情。
“三闾哀怨多高弟,南楚荒淫总寓辞。”这里引用了屈原(三闾大夫)的典故,表达了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敬仰,同时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与批判。通过“高弟”和“寓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与道德沦丧的深刻反思。
最后,“我亦佯狂能讽谏,多惭山鬼善相思。”诗人自比为佯狂之人,能够以讽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谦虚地表示对山鬼(可能象征自然或某种超自然力量)善于相思的赞美,暗含着对自然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切感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欲游名山,图归写绡幕。
却笑图中人,先我寘丘壑。
啚中之人汉故侯,三毛飒飒髯苍虬。
眼前将吏半降组,君独灌圃城南头。
胸藏块垒何确荦,方寸槎枒成五岳。
指顾千岚万壑生,山鬼幽忧畏雕斲。
谁为此公貌此图,七十二峰来座隅。
非遇龙威定善卷,入室恒觉烟岚俱。
五丁无权巨灵去,畚石真笑愚公愚。
买山我已惭高隐,思向辋川乞粉本。
为君赋得画中诗,始悟山人夙画师。
诗成写傍空山挂,日日看山如入画。
青山不是无白云,黄尘招隐徒纷纷。
此中添我题诗者,莫使青山独见君。
安危有群彦,宁容患时艰。
所嗟山泽踪,丘壑亦余悭。
带甲满四野,望林已摧颜。
干荣诚有途,逢世非予娴。
焉能曳短褐,低眉向人间。
韬光谐尘俗,卖药隐市寰。
苍精克我粮,白发不须删。
与尔日携屐,沙头狎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