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窗虚,苣蜡皎。梦醒秋堂羁悄。
还依枕、正雾雨冥迷,砌虫咽晓。理愁丝,似乱葆。
倦客三年江表。消凝处,是荡晚荒波,际天衰草。
瘦尽青山,未办得、一丘送老。
病侵潘令,恨极江郎,揽镜鬓霜绕。天末凉风早。
满目江湖,鸿雁信杳。
怕高楼、细数流光,横竹吹彻怨未了。
水窗虚,苣蜡皎。梦醒秋堂羁悄。
还依枕、正雾雨冥迷,砌虫咽晓。理愁丝,似乱葆。
倦客三年江表。消凝处,是荡晚荒波,际天衰草。
瘦尽青山,未办得、一丘送老。
病侵潘令,恨极江郎,揽镜鬓霜绕。天末凉风早。
满目江湖,鸿雁信杳。
怕高楼、细数流光,横竹吹彻怨未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以水窗透进的微光和清冷的气氛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和落寞的情绪。"苣蜡皎"可能指的是秋夜月色的明亮,"梦醒秋堂羁悄"则写出主人公从梦境中醒来,感到孤独和静谧。雾雨和虫鸣增添了凄清的氛围,"砌虫咽晓"暗示着黎明的到来。
诗人以"理愁丝,似乱葆"表达内心的纷扰和思绪如乱麻,"倦客三年江表"透露出长期漂泊在外的疲惫。"荡晚荒波,际天衰草"进一步渲染了荒凉的景象,寓含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之感。
"瘦尽青山,未办得、一丘送老"表达了对岁月无情、无法终老山林的无奈,"病侵潘令,恨极江郎"借典故抒发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困顿。"天末凉风早"预示着季节更迭,而"满目江湖,鸿雁信杳"则寄托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和音讯断绝的失落。
最后,"怕高楼、细数流光,横竹吹彻怨未了"描绘了主人公在高楼上独自面对流逝的光阴,吹奏竹笛以排遣心中的哀怨,但愁绪却无尽,"怨未了"三个字揭示了深深的忧郁和无尽的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朱祖谋独特的艺术风格。
呜呼!仓颉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尘土。
太学之东孔庙门,何得乾坤留石鼓。
奇珍岁久魂离魄,古文断落增艰涩。
野禽剥藓枯皮苍,山虫蚀土朽骨白。
日照犹看星斗移,雨来恐有龙蛇出。
当年此鼓流陈仓,骆驼欲载周文章。
贵如郜鼎宜在庙,祭酒却谓韩生狂。
后遭郑馀稍显异,宋家始能归大梁。
黄金填字石所丑,靖康离乱鼓北走。
埋没胡尘二百年,或落农家舂作臼。
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诃守。
我曾扪读慨夙怀,长揖宣尼洒杯酒。
周宣昔狩岐阳时,籀文烂漫天王辞。
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
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毕。
峄山火迸秦王石,世间墨本空枣梨。
钟王亦似涉靡丽,忽瞻石鼓兴惭悲。
时乎通变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
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树中兴碑。
《石鼓歌》【明·王叔承】呜呼!仓颉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尘土。太学之东孔庙门,何得乾坤留石鼓。奇珍岁久魂离魄,古文断落增艰涩。野禽剥藓枯皮苍,山虫蚀土朽骨白。日照犹看星斗移,雨来恐有龙蛇出。当年此鼓流陈仓,骆驼欲载周文章。贵如郜鼎宜在庙,祭酒却谓韩生狂。后遭郑馀稍显异,宋家始能归大梁。黄金填字石所丑,靖康离乱鼓北走。埋没胡尘二百年,或落农家舂作臼。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诃守。我曾扪读慨夙怀,长揖宣尼洒杯酒。周宣昔狩岐阳时,籀文烂漫天王辞。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毕。峄山火迸秦王石,世间墨本空枣梨。钟王亦似涉靡丽,忽瞻石鼓兴惭悲。时乎通变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树中兴碑。
https://shici.929r.com/shici/tbA35.html
具区东南注,结灵在湖泖。
吴中六七相,阶也强哉矫。
弱冠抗高议,遂撄永嘉摽。
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
以彼简贵资,著此循良表。
不闻厌摧颓,况乃怀险懆。
四十改司经,五十进宫保。
屹然砥中朝,癸丑迄丁卯。
主上自神武,元臣实凶狡。
畴避明旨责,奏对聊草草。
畴避蜚语中,模棱亦稍稍。
位祟势益危,局大心弥小。
定策裕景间,秉塞洞沉眇。
西北无宁塞,东南岁云扰。
密勿策遐荒,窾曲一何憭。
遗诏出袖间,四海涕漫浩。
一闻齐张吠,眷焉忆鲈茅。
进则建宏业,退乃洞微兆。
俯仰今昔间,端揆发深悄。
勿谓时世易,精诚以为宝。
《咏怀吴中先哲赠别受之孝廉七章·其一徐文贞阶》【明·何允泓】具区东南注,结灵在湖泖。吴中六七相,阶也强哉矫。弱冠抗高议,遂撄永嘉摽。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以彼简贵资,著此循良表。不闻厌摧颓,况乃怀险懆。四十改司经,五十进宫保。屹然砥中朝,癸丑迄丁卯。主上自神武,元臣实凶狡。畴避明旨责,奏对聊草草。畴避蜚语中,模棱亦稍稍。位祟势益危,局大心弥小。定策裕景间,秉塞洞沉眇。西北无宁塞,东南岁云扰。密勿策遐荒,窾曲一何憭。遗诏出袖间,四海涕漫浩。一闻齐张吠,眷焉忆鲈茅。进则建宏业,退乃洞微兆。俯仰今昔间,端揆发深悄。勿谓时世易,精诚以为宝。
https://shici.929r.com/shici/wPEYL3Yzux.html
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
山神不解谀,未免疑真伪。
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
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
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
真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
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
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
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
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