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其一》
《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金履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圆融无际大无馀,万象森然本不癯。

百圣渊源端有在,六经芳润几曾枯。

人于心上知洆处,古在书中非远图。

会到一源惟太极,包牺原不与今殊。

(0)
注释
圆融:形容事物融洽无间,和谐统一。
无际:没有边际,广大无垠。
森然:繁茂的样子,生机勃勃。
癯:瘦削,这里指不贫瘠。
百圣:众多圣贤。
渊源:源头,根源。
六经:古代儒家的六部经典,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芳润:滋润,形容文化或智慧的丰富。
心上:内心深处。
知洆处:感知真理的地方。
非远图:并不遥不可及,近在眼前。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宇宙的本源和对立统一。
包牺:伏羲,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
今殊:现今有所不同。
翻译
宇宙圆融无边无际,万物繁盛并非瘦削。
无数圣贤智慧源泉,六部经典始终滋润,从未干涸。
人心深处感知真理,古老智慧在书卷中并不遥远。
最终领悟一切源于太极,伏羲的智慧与现今并无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的作品,题为《奉和鲁斋先生涵古斋诗二首(其一)》。诗人以圆融无边的大宇宙为背景,强调万象森然的生命力,暗示了万物根源的深邃。他提到百圣智慧的源泉是真实存在的,六经经典富含滋养,从未枯竭。接着,诗人指出人们通过内心反思来理解真理,而古代智慧并非遥不可及,只需深入书卷中探寻。最后,诗人认为万物的源头归于太极,伏羲的智慧与当今并无本质差异,体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敬仰和对道统传承的认同。整首诗语言凝练,寓哲理于自然景象之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学术源流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金履祥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送犮人入秦二首·其一

春日催行幰,花明旅雁还。

燕陵青嶂外,秦树白云边。

解剑酬知己,倾尊倚别筵。

关河他日望,芳草思芊芊。

(0)

赠钱光禄元抑挂冠还山·其二

羡杀漕湖即镜湖,桃花流水入虚无。

南归不向君王乞,原是沧浪旧钓徒。

(0)

日高风细林中眠,乳燕斑鸠鸣半天。

伤春老去怯花鸟,痛饮朝来中圣贤。

流水高山心不竞,白云飞絮梦相牵。

当门柳色青无赖,谁为渊明乞酒钱。

(0)

红莲盛开漫兴二首·其二

秀色不忍见,朝云疑有无。

湘妃行拾翠,天女笑投壶。

日映霓裳举,风回玉袖扶。

若耶溪更好,转忆向江湖。

(0)

登平远见亡友许启衷书扁感而赋此

城市山林榜尚悬,洞江居士久升仙。

忍过嵩岳迁莺地,愁忆燕台对榻年。

诗草阑珊谁为辑,酒筹零落竟无传。

古梅耆宿今俱朽,俯仰乾坤一惘然。

(0)

赠江夏黄文弼先生和韵二首·其一

神武门前早挂冠,争如先巳卧江干。

竹窗酒醉春风暖,梅屋诗成夜月寒。

尘榻久缘徐稚设,瑶琴长为子期弹。

庸才欲结群英会,犹恐山樊杂蕙兰。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