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荒斋思渺茫,千秋遗事感兴亡。
汉平楚霸疑韩信,宋逼金人用李纲。
山涌风云关塞黑,霜摧洲渚荻芦黄。
不堪摇落伤秋晚,鸿雁声哀下夕阳。
独坐荒斋思渺茫,千秋遗事感兴亡。
汉平楚霸疑韩信,宋逼金人用李纲。
山涌风云关塞黑,霜摧洲渚荻芦黄。
不堪摇落伤秋晚,鸿雁声哀下夕阳。
这首诗《读史》由清代诗人戴亨所作,通过深沉的历史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感慨。首句“独坐荒斋思渺茫”,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荒凉的书斋中,思绪飘渺,沉浸在对历史的深深思索之中。接下来,“千秋遗事感兴亡”则点明了这种思绪是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感慨。
“汉平楚霸疑韩信,宋逼金人用李纲”两句,分别提到了汉朝与宋朝的历史事件,通过“疑韩信”和“用李纲”的对比,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之一,而李纲则是宋朝抗金英雄,两人的不同命运与所处时代的背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山涌风云关塞黑,霜摧洲渚荻芦黄”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凄凉的画面,山峦间风云涌动,边塞显得阴暗,霜雪摧残着洲渚上的芦苇,一片萧瑟。这样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不堪摇落伤秋晚,鸿雁声哀下夕阳”以秋日的衰败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鸿雁南飞,哀鸣着落下夕阳,既象征着历史的终结,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山房一日启云缄,此地分明隔圣凡。
玄石似当天狗堕,玉峰元出鬼工劖。
珠帘直下千寻瀑,翠锦齐张九叠岩。
砂拂涧毛红簌簌,露垂仙掌碧巉巉。
桥横羽盖留真迹,室贮丹经锁秘函。
蜃气半空浮殿阁,銮声终夕度英咸。
十洲暖雾薰瑶草,万壑天风响雪杉。
封禅可无群后集,往来疑有百灵监。
蛟龙在下今犹蛰,萝茑盘空古未芟。
揽胜谁飞王令舄,凭高时见浙江帆。
微生愧乏神仙骨,迩岁容抛学士衔。
林下每回思却老,人间何许更忧谗。
吟筇漫踏新芒屩,野服仍裁短葛衫。
幽谷紫芝应最盛,便期明日荷长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