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峰遥看簇莲青,路转丛篁得野亭。
知是洗心契儒玩,饶他念佛著僧听。
从新春景粉图展,依旧山斋翠跸停。
真迹香光聊遣暇,底论前后顗和灵。
诸峰遥看簇莲青,路转丛篁得野亭。
知是洗心契儒玩,饶他念佛著僧听。
从新春景粉图展,依旧山斋翠跸停。
真迹香光聊遣暇,底论前后顗和灵。
这首诗描绘了云栖寺的自然美景与宗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静谧与禅意。
首联“诸峰遥看簇莲青,路转丛篁得野亭”,描绘了远眺群山如莲花般青翠欲滴,山路蜿蜒穿过茂密竹林,最终到达一处野亭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簇拥的莲花,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色之美。
颔联“知是洗心契儒玩,饶他念佛著僧听”,表达了对云栖寺内洗心涤虑、儒释共融氛围的感悟。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儒家的修身养性,还是佛教的念佛诵经,都能得到心灵的净化与和谐。
颈联“从新春景粉图展,依旧山斋翠跸停”,描述了春天新景如同画卷展开,山斋中翠绿之色静止不动,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强调了云栖寺环境的宁静与美好。
尾联“真迹香光聊遣暇,底论前后顗和灵”,则表达了诗人对云栖寺中真迹香光的欣赏,以及对前后禅宗思想融合的赞叹。这里的“遣暇”意味着在闲暇之余,诗人得以沉浸于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之中,享受心灵的滋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云栖寺作为宗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对人心灵的抚慰作用。
华胄参元后,高门辅弼臣。
庄池初奋翼,舜旦早逢辰。
云木千寻秀,炉金百炼纯。
日边虚位著,楚尾望车尘。
尚德真肤使,存心信吉人。
包含誉尤美,平格泽惟均。
短发怜衰老,黄金愧拊循。
礼容长不责,恩义极相亲。
最要箕张口,深怜井有人。
孤危荷全度,谋报毕馀身。
庄重邦之望,疏明众所钦。
守符频握虎,使节屡颁金。
天子东州幸,时蒙皂盖临。
名卿镇以静,循吏见于今。
岂弟民无扰,廉隅俗不侵。
清樽但谈宴,和气入讴吟。
盛德推先进,高怀在直寻。
两忘兼宠辱,一笑寄浮沈。
积雪留行色,朱轮挽去音。
梦回双阙表,爱结水棠阴。
贱子非良器,经年托泮林。
清晖瞻画戟,谆诲俯华簪。
与进恩尤厚,临分恋最深。
送公无外饰,终始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