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二》
《念奴娇·其二》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0)
注释
洞庭春:又为酒名。
这里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旧称绝色女子。
亦指物之绝美者。
瑶池:神话中称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龙香:指龙涎香。
人杰:当指狄仁杰。
高唐:宋玉有《高唐赋》。
难期:难以实现。
星星发:斑白之发。
绕梁声:即馀音绕梁。
极言《韶》乐之美。
翻译
洞庭春喝得比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来得晚,旧时相传大概就这样,但确实人间物之绝美者。收拾瑶池的时候,把她从瑶池移到朱栏这边来的,是倾国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发阵阵的香味,使黄莺隔帘而语,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洁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杰避让?
酒宴归来,对着寒窗,仿佛记起昨夜乘醉赏花,梅花应该正在开放。犹如楚襄王梦见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赋高唐一样,久久不能忘怀,不管灯的明亮或者熄灭,如此美好晤面恐难以后再难遇见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伤感,以致为愁而鬓发斑白。犹如听了韩娥的歌声,舜的音乐,萦绕脑际,经久不忘,甚至达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痴迷境地。
鉴赏

这首词描绘的是洞庭湖畔春夜的景象,以及词人与佳人的邂逅和别后之情。"洞庭春晚"四字点明了时间地点,暗示了湖光山色与春意融融的氛围。"人间尤物"赞美了女子的绝世美貌,仿佛是从瑶池仙境降临人间。

接下来,词人通过"透户龙香"和"隔帘莺语"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女子的清雅气质和如雪肌肤,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动人形象。"月妖真态"则运用了神话色彩,暗示女子的魅力如同月宫仙子般神秘迷人。

酒过之后,词人与她共度良宵,但一夜过后,她却离去,留下梅花独自绽放,象征着她的短暂出现和离去。"赋了高唐犹想像"引用《楚辞·九歌·高唐》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她的深深思念和想象。

"不管孤灯明灭"写出词人彻夜难眠的情景,"半面难期"表达出相见无期的遗憾,而"多情易感"则揭示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最后,"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以音乐之妙比喻女子歌声的魅力,词人甚至因此忘却了饮食,足见其情感之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美人间遇又别离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深深眷恋和追忆。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集字联

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

(0)

集句联

勋业定应归鼎鼐;文章谁得到罘罳。

(0)

集句联

圣代科名酬志业;中朝品秩重文章。

(0)

乾隆80万寿联

五福堂同五代;八旬时念八征。

(0)

乾隆80万寿联

一字一音,求合于古;万首万遍,均和其声。

(0)

挽张百熙联

维新教育,力任艰难,溯南持英荡,嘉惠尤多,学术史中,百载遥遥两文达;

立宪政体,良殷希望,遽西赴骑箕,怆怀倍切,名臣疏内,寸衷耿耿一遗书。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