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某到郴几两月适当重阳而菊犹未开然江山清远又仙佛所居有足乐者因成鄙句以写离忧》
《某到郴几两月适当重阳而菊犹未开然江山清远又仙佛所居有足乐者因成鄙句以写离忧》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重阳从古多伤感,逐客南来重叹嗟。

镜里但惊添白发,樽前犹未见黄花。

求仙顿觉三山近,成佛无令一念差。

习气平生都扫尽,更凭橘水洗尘沙。

(0)
鉴赏

此诗《某到郴几两月适当重阳而菊犹未开然江山清远又仙佛所居有足乐者因成鄙句以写离忧》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描绘重阳节时菊花未开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仙佛居所的赞美,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重阳从古多伤感,逐客南来重叹嗟”点明了时节与诗人身份,重阳佳节本是家人团聚、登高赏菊的美好时刻,但对于远离家乡的旅人而言,却徒增愁绪与感叹。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颔联“镜里但惊添白发,樽前犹未见黄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镜中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而未见黄花则暗示了重阳节的特殊意义未能得到体现,增添了诗人的失落感。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颈联“求仙顿觉三山近,成佛无令一念差”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在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环境中,诗人渴望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无论是追求仙境的近在咫尺,还是成佛的坚定信念,都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习气平生都扫尽,更凭橘水洗尘沙”总结了诗人的内心状态。通过“扫尽习气”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与杂念,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更凭橘水洗尘沙”则寓意着借助自然的力量,洗涤心灵的尘埃,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菊花未开的场景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其在异乡生活的复杂心情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文同义学联

合十九司徭峒人民,至今已同轨同伦,新学顿殊椎结俗;

通一万里象胥文字,到处有佩觿佩韘,边城能识谕蒙书。

(0)

无题

白发悠然去;黄叶无数飞。

(0)

集字联

至人何高致;始祖流清风。

(0)

小万柳堂联

轩盖照墟落;庐园当岩栖。

(0)

赠王光鸾联

事不终始,无务多业;任有大小,惟其所能。

(0)

挽杨仲愈联

束发共名场,记矮檐角艺,讲院论文,昼日才高,三十年前推独步;

惊心闻噩耗,痛一老倚闾,诸孤辍业,出山计左,四千里外黯归魂。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