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吟派续于谁,一脉才昌复已而。
对月难招青冢魄,见梅如揖紫芝眉。
四灵人物嗟寥落,千古风骚忆俊奇。
公去遥遥谁可法,少陵终始是吾师。
晚唐吟派续于谁,一脉才昌复已而。
对月难招青冢魄,见梅如揖紫芝眉。
四灵人物嗟寥落,千古风骚忆俊奇。
公去遥遥谁可法,少陵终始是吾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集孙对中国晚唐诗歌风格的一种感慨和怀念,他以赵紫芝墓为背景,表达了对赵紫芝这样具有独特才华诗人的追思。首句“晚唐吟派续于谁”,暗示了赵紫芝在晚唐诗坛上的承继地位,但又感叹其后继无人。接着,“一脉才昌复已而”表达了对赵紫芝诗歌才华的赞赏,以及其去世后的寂寥。
“对月难招青冢魄,见梅如揖紫芝眉”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月亮和梅花与赵紫芝的形象相结合,表达出诗人对他的深深怀念,仿佛能从月色和梅花中感受到赵紫芝的精神风貌。“四灵人物嗟寥落”进一步强调了当时文坛人才的凋零,而“千古风骚忆俊奇”则赞美赵紫芝的才情出众,堪称风骚俊杰。
最后两句,“公去遥遥谁可法,少陵终始是吾师”,诗人直接表达了对赵紫芝的敬仰,认为他在诗歌创作上无人能及,甚至将杜甫(字少陵)作为自己的榜样,表明赵紫芝的诗歌艺术对他影响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赵紫芝及其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墨客凋零的哀叹,以及对优秀诗艺传承的期待。
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
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
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
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
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
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
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
尚馀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
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
山林钟鼎虽异趣,嵚崎荦确皆劳生。
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疏林鸟飞白。
一峰突兀郁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
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
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
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
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宋·蔡戡】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尚馀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山林钟鼎虽异趣,嵚崎荦确皆劳生。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疏林鸟飞白。一峰突兀郁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卮酒。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https://shici.929r.com/shici/sgGhKnP6y.html
胡公家学本中庸,挺挺云来有祖风。
但得年皆馀八十,何妨位不至三公。
方期束帛迎申老,忽举空衣葬葛洪。
江左祇今推甲族,庆源衮衮自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