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馀。
燕颔已知飞食肉,龙门犹自退为鱼。
红楼入夜笙歌合,白社惊秋草木疏。
西望清光寄消息,万重烟水一封书。
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馀。
燕颔已知飞食肉,龙门犹自退为鱼。
红楼入夜笙歌合,白社惊秋草木疏。
西望清光寄消息,万重烟水一封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寄南海黄尚书》,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对朋友黄尚书的思念之情。开篇“五羊城下驻行车,此事如今八载馀”,设定了时间与空间环境,五羊城即今天的广州市,诗人在此处停留,回忆起八年前的往事。这两句通过对过往的回顾,拉开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燕颔已知飞食肉,龙门犹自退为鱼”,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燕颔指的是燕子(即燕雀)开始懂得捕捉小虫为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变化;而“龙门犹自退为鱼”则是说龙门(通常指的是考试之门,比喻仕途之难)依旧艰难,诗人自己仍未能有所作为,只能像鱼儿般退避。这里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表达了对个人成就与现实困境的感慨。
“红楼入夜笙歌合,白社惊秋草木疏”则描绘了一幅夜景图画:红色的楼阁在夜幕降临时传来悠扬的笙声,而白社(可能指的是某种社团或聚会地点)里的秋草和树木因为风吹而摇曳,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一个萧索、孤寂但又不失诗意的夜晚场景。
最后,“西望清光寄消息,万重烟水一封书”,诗人面向西方,眺望着远方清澈的天光,心中充满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万重烟水”这一意象,传达了空间的辽阔和沟通的艰难,而“一封书”则是诗人心声的载体,是他与远方朋友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转、个人的成长与困境以及对友情深切思念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忆昔蓬窗订交切,墨花香动霏晴雪。
文思酒况及诗情,强半奚囊满心血。
闲时先后纪生辰,尔我不盈三十春。
自谓锋棱拟干镆,精力彻底无新陈。
讵知流光迅于电,晓风夕露寒侵面。
坐惊霜鬓几凋零,又阅沧田一度变。
去年我生七十时,君挥翰楮气淋漓。
今年七十君又至,我索枯肠无好诗。
此会从来羡稀有,莫将易得同敝帚。
请看金穴与华貂,眼中之人犹在否。
多君仙骨匪凡伦,俯瞰青紫如浮尘。
胸中武库未曾贫,况有后叶繁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