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阴陵》
《过阴陵》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壮士悽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yīnlíng
táng / zhāng

zhuàngshìhuángdàoshānxiàxíngrénchóuchàngshàngshāntóu

shēngqiánshīhúnchùyóu

注释
壮士:指英勇的人。
悽惶:悲伤、失意。
山下:山脚。
行人:路上的行人。
惆怅:忧郁、失落。
山头:山顶。
迷失:失去方向或路径。
寂寞:孤独。
孤魂:孤独的灵魂。
何处:哪里。
游:游荡。
翻译
英勇的壮士悲伤地来到山脚下,行人们怀着忧郁的心情爬上山头。
他们在生前就已经在这条路上迷失,孤独的灵魂该去往何处游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伤情怀,壮士与行人在山下和山头分别体验着迷失和惆怅的情绪。"悽惶"和"惆怅"都是形容心境的词汇,前者指忧愁不安,后者则是悲伤无奈。这两种情感在诗人笔下被巧妙地对应,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绪共鸣。

"生前此路已迷失"一句,更深化了这种哀伤之情。这里的“此路”不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道路,更有着象征生命旅途、人世间迷茫选择和方向的意味。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生前的道路感到迷惘,可能是在回顾过往时发现曾经走过的路充满了错误和遗憾。

"寂寞孤魂何处游"则是将这种哀伤推向了极致。"寂寞"形容一种空旷无依的情感,而"孤魂"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一种灵魂的飘零与无所归宿。这句话让人联想到了诗人对死后的世界有着深刻而又迷茫的思考,似乎在问自己,即便是逝去,也不知自己的灵魂将会漂泊于何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壮士与行人的情感状态,以及对生前道路和死后灵魂处境的沉思,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理。它触及了人生的迷茫、死亡的神秘以及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无助,令人读之而产生深深的共鸣。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余将经行他山德庄自邑中驰书作诗见留是夕胡彦通亦会二君手谈达旦不寐明日霜重共读蔡德符兄弟所寄诗有怀其人五首·其四

旁舍潜夫十年旧,会茶时复坐僧毡。

爱将夷甫雌黄口,解说定林文字禅。

(0)

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其三

喧热婆罗大火聚,无厌足王刀锯场。

闻道饱参俱透过,来寻初友见清凉。

(0)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二

妙极玄微亦昧机,须明句里电光飞。

眼开做梦圭峰老,笑倒盐官百衲师。

(0)

无尽见和复次其韵五首·其一

谩说毗耶问疾风,主宾信手画虚空。

争如快活月洲老,万事收藏一笑中。

(0)

读法华五首·其二

火宅纵横皆暗弊,化城触处是光明。

子争狂走欲方炽,宝所依然念不生。

(0)

读法华五首·其一

在宅觅车犹是欲,出门露坐始无依。

载行一兽无名字,但爱雪山香草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