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
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
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日里举办的宴饮聚会,地点选在了曲水旁的浮醴亭。诗人韩琦以“曲水春闲遂宴嬉”开篇,点明了活动的背景和氛围,春意盎然,人们在水边欢聚一堂,无需等到特定的节日或传统日期才开始享受这番乐趣。
接着,“何须元巳始为宜”,诗人表达了对传统节日限定庆祝的质疑,认为春天的美好和聚会的欢乐不应被固定的日期所束缚,只要环境适宜,随时都可以举办这样的宴饮。
“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自由与随性,杯盘美食从真正的洞穴中取出,不受外界季节更替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趣。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庄子》中的曳尾之龟,象征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二是《博物志》中的乘槎仙人,比喻那些追求仙境、难以追寻的超凡脱俗之人。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凡境界的敬仰。
最后,“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诗人将这场宴会与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会相提并论,兰亭集会是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的一次文人雅集,以饮酒赋诗著称。这里的“一觞一咏”同样指的是饮酒赋诗的雅事,而“无弦管”则暗示了宴会的自然、纯粹,没有过多的音乐装饰,更加贴近自然,体现了与兰亭集会相似的文人风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春日宴饮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然、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集的赞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审美情趣。
毛君落落人中英,能以六物推人生。
失明虽叹卜子夏,有术未让严君平。
眼前纷华付冥漠,胸中造化通微精。
时复开口论世事,言议激烈非纵横。
钱塘六月暑如炙,一见使我嚣烦清。
谓我生辰吉无咎,亦或有日成功名。
而予壮志日已倦,颇觉与世如忘情。
咏歌太平本我事,萧条此意将谁明。
重山密林长在梦,几欲归去终销声。
逆旅别子乏投赠,白璧非重言非轻。
但期珍重勉自爱,与子会结沧洲盟。
秋江芙蓉花,岂不颜色好。
日夕霜露侵,其柰容易老。
花老不自知,犹谓色无改。
爱花惟爱色,莫恨人不采。
涉江采芙蓉,莫采芙蓉蕊。
蕊开犹耐久,留以映秋水。
妾家江水南,君住江水北。
采花以寄君,聊慰相思忆。
风矩仪禁署,词华照儒林。
暂持闽部节,宁忘魏阙心。
薰风兰江上,弭楫舒烦衿。
念此违离遽,徒令驰恋深。
颇闻议环召,当宁有俞音。
行膺紫泥诏,旋献丹扆箴。
不才托末契,终当侍华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