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凌云势迫空,孤高不与众峰同。
尖挥风雨魅星外,顶入东南斗柄中。
近视高牙开大纛,远瞻臣阙倚崆峒。
一枝千古斯文笔,留写封章献九重。
卓卓凌云势迫空,孤高不与众峰同。
尖挥风雨魅星外,顶入东南斗柄中。
近视高牙开大纛,远瞻臣阙倚崆峒。
一枝千古斯文笔,留写封章献九重。
此诗描绘了一座独立于群山之上的高峰,其气势直冲云霄,独树一帜,与周围群峰迥异。诗人以“卓卓”形容其挺拔之势,以“凌云”展现其高度,以“孤高”强调其独特性。接着,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这座山峰比作挥舞风雨的神灵,其顶端仿佛插入了东南方向的北斗星之中,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山峰的高度和神秘感。
近观此峰,其上矗立着高大的旗帜,象征着权威与领导力;远望则如同臣子对君王的敬仰,倚靠在崆峒山中,传递出一种忠诚与敬畏之情。最后,诗人以“一枝千古斯文笔”比喻这座山峰,赞美其如同古代文人墨客手中的笔,能够书写千古流传的篇章,向九重天献上崇高的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古峰的壮丽景色,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景萧疏,楚江那更高秋。
远连天,茫茫都是,败芦枯蓼汀洲。
认炊烟,几家蜗舍,映夕照,一簇渔舟。
去国虽遥,宁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
便乘取,波平风静,荃棹且夷犹。
关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轻鸥。
忽追思,当年往事,惹起无限羁愁。
拄笏朝来多爽气,秉烛夜永足清游。
翠袖香寒,朱弦韵悄,无情江水只东流。
柂楼晚,清商哀怨,还听隔船讴。
无言久,馀霞散绮,烟际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