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中送北使二首·其一》
《南中送北使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排律

传闻合浦叶,曾向洛阳飞。

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

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0)
注释
传闻:传说。
合浦:古代地名,今广西合浦县。
洛阳:古都,今河南洛阳。
南风:温暖的东风,象征归乡。
北使:来自北方的使者。
红颜:年轻的面容。
白首:指年老。
秋衰:秋天的衰败景象。
高歌:放声歌唱。
层堂:高大的厅堂,代指远方的故乡。
违:违背,此处指远离。
炎海:炎热的海域,形容南方。
血沾衣:泪水与血混合,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听说合浦的叶子,曾经飘向洛阳城。
何时南风吹起,能随北国使者回归故乡。
年轻的容颜跨过山岭疲惫,满头白发面对秋意更显衰老。
高声歌唱何时能再见,那高高的厅堂遥不可及。
又有谁会怜悯这炎热之地,泪水流尽血染衣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南中送北使二首》其一,表现了诗人对远行的北方使者充满深情的送别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感情真挚。

"传闻合浦叶,曾向洛阳飞。何日南风至,還随北使归。" 这四句描绘了北使将要启程的场景,通过传说中合浦树叶能飞行到远方洛阳城,表达了北使离别之难以及对归期的迫切期待。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 这两句则透露了一种人生易逝、光阴荏苒的情感。"红颜"指年轻时的美好容颜,"白首"则是老态龙钟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生命消逝的感慨。

"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这两句中,“高歌”代表着豪放的情怀,而“层堂不可违”则暗示着某种社会关系或使命责任是无法逃避的。这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则充满了深切的哀伤之情。“炎海”指的是南方的热带地区,“曲”则暗示着离别时的无尽思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去北使的深切同情,以及自己送别时泪水涟涟、甚至血泪俱下的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场离合之际的情感交织。张说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将送别之情推向了高潮,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沉而哀伤的离别之痛。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饮马长城窟

北走长安道,征骑每经过。

战垣临八阵,旌门对两和。

屯兵戍陇北,饮马傍城阿。

雪深无复道,冰合不生波。

尘飞连阵聚,沙平骑迹多。

昏昏垄坻月,耿耿雾中河。

羽林犹角牴,将军尚雅歌。

临戎常拔剑,蒙险屡提戈。

秋风鸣马首,薄暮欲如何。

(0)

江行诗

日没风光静,远山清无云。

潮落晚洲出,浪罢沙成文。

挟琴上高岸,望月弹明君。

去家未千里,断绝怨离群。

(0)

和咏舞诗

回履裾香散,飘衫钿响传。

低钗依促管,曼睇入繁弦。

(0)

林下映月诗

明明三五月,垂影当高树。

攒柯半玉蟾,裛叶彰金兔。

兹林有夜坐,啸歌无与晤。

侧光聊可书,含毫且成赋。

(0)

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诗

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

讵比咸池曲,飘遥千里飞。

耻均班女扇,羞俪曹人衣。

浮光乱粉壁,积照朗彤闱。

鹡鸰摇羽至,鹎鶋拂翅归。

相彼犹自得,嗟余独有违。

终朝守玉署,方夜劳石扉。

未能奏缃绮,何由辨国围。

坐销风露质,游联珠璧晖。

偶怀笨车是,良知高盖非。

既言谢端木,无为陈巧机。

(0)

春怨诗

四时如湍水,飞奔竞回复。

夜鸟响嘤嘤,朝光照煜煜。

厌见花成子,多看笋为竹。

万里断音书,十载异栖宿。

积愁落芳鬓,长啼坏美目。

君去在榆关,妾留住函谷。

惟对昔邪房,如愧蜘蛛屋。

独唤响相酬,还将影自逐。

象床易毡簟,罗衣变单复。

几过度风霜,犹能保茕独。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