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抱诗癖,虽病不能止。
还同嗜酒客,枕藉糟丘里。
作铭示深戒,厚意勤教子。
萧然百玩馀,此技差独喜。
如以酒醒酒,愈醉不得起。
今将诗止诗,无乃非物理。
应酬与吟咏,何必分彼已。
虽无役志劳,有玩斯丧矣。
狂澜去莫追,来者方无涘。
拟学贾浪仙,焚诗以为祀。
平生抱诗癖,虽病不能止。
还同嗜酒客,枕藉糟丘里。
作铭示深戒,厚意勤教子。
萧然百玩馀,此技差独喜。
如以酒醒酒,愈醉不得起。
今将诗止诗,无乃非物理。
应酬与吟咏,何必分彼已。
虽无役志劳,有玩斯丧矣。
狂澜去莫追,来者方无涘。
拟学贾浪仙,焚诗以为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在自己患病期间,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痴迷的自我反思。诗中以“抱诗癖”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极度喜爱,即使身体不适,也无法停止创作。接着,诗人将自己比作嗜酒之客,沉浸在诗歌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诗人通过“作铭示深戒”,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反省,认为不应过度沉溺其中,以免影响生活。他提到“萧然百玩馀,此技差独喜”,表明在众多娱乐活动中,诗歌创作是他最为钟爱的。
接下来的几句“如以酒醒酒,愈醉不得起。今将诗止诗,无乃非物理”,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复杂情感,既享受其中,又担心过度沉迷。他提出“应酬与吟咏,何必分彼已”,强调了诗歌创作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认为两者不应截然分开。
最后,“虽无役志劳,有玩斯丧矣。狂澜去莫追,来者方无涘。拟学贾浪仙,焚诗以为祀”,诗人反思了过度沉溺于诗歌创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并表示要学习贾岛(字浪仙)的节制,以避免陷入更深的迷恋。他甚至提出了焚烧诗歌作为祭祀的想法,以此来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深刻反省和对未来的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自我反省的精神。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
何况又、穿经穴史。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
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
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
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
想跨灶、泉台心喜。
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
方慰得,女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