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次耕·其三》
《寄次耕·其三》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五言绝句

尝披秋兴篇,欲作东皋计。

闻有二毛人,年才三十二。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顾炎武之手,名为《寄次耕(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年仅三十二岁却已双鬓斑白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二毛人”的感慨与关切。

“尝披秋兴篇,欲作东皋计。” 开篇以“秋兴”二字点明时节,暗示一种萧瑟、深沉的情感氛围。诗人仿佛在阅读着关于秋天的诗篇,内心涌动着想要归隐田园的念头。“东皋计”则指向了古代文人向往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

接着,“闻有二毛人,年才三十二。” 这一句揭示了诗人的关注焦点——那位看似年轻却已双鬓斑白的“二毛人”。这里的“二毛”借指头发开始变白的人,常用来形容年纪虽轻但已显老态。诗人通过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也暗含了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境遇的深切思考。顾炎武作为一位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学者和诗人,其作品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这首《寄次耕(其三)》也不例外,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关于人生、时间与选择的思考画卷。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句·其三

人归北阙知何日,菊映东篱似去年。

(0)

虞美人·其一临安客店

酒阑敧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西风吹起许多愁。

不道沈腰潘鬓、不禁秋。如今病也无人管。

真个难消遣。东邻一笑直千金。

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0)

菩萨蛮·其一望行人

小楼不放珠帘卷。菱花羞照啼妆面。金鸭水沈烟。

待君来共添。鹊声生暗喜。翠袖轮纤指。

细细数归程。脸桃春色深。

(0)

句·其二

惟洪一都会,控带荆与瓯。

(0)

如梦令

午夜凉生翠幔。帘外行云撩乱。

可恨白蘋风,欲雨又还吹散。肠断。肠断。

楚梦惊残一半。

(0)

水调歌头·其一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

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

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

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

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

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芳气袭衣裘。

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