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鞭斜指西风雨。湿烟浓锁村边树。
茅店都卸征鞍。草虫惊乍寒。鸟歌泥滑滑。
山翠浓如抹。远道思绵绵。长安何处边。
一鞭斜指西风雨。湿烟浓锁村边树。
茅店都卸征鞍。草虫惊乍寒。鸟歌泥滑滑。
山翠浓如抹。远道思绵绵。长安何处边。
这首清代左锡嘉的《重叠金·壬午夏送岷儿入都秋试,至窦店遇雨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秋雨行旅图。"一鞭斜指西风雨"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送别时分,雨中行人的场景,暗示着行程的艰难和离别的感伤。"湿烟浓锁村边树"进一步渲染了阴雨天气,雾气笼罩着村庄,树木显得更加沉郁。
"茅店都卸征鞍"写出了旅人暂停歇息,卸下鞍鞯的情景,透露出旅途的疲惫。"草虫惊乍寒"通过草虫对突如其来的寒意的反应,烘托出环境的冷清和诗人内心的孤寂。"鸟歌泥滑滑"则通过鸟鸣与泥泞的道路,描绘出雨后景色的清新与湿滑。
"山翠浓如抹"运用比喻,形容山色青翠欲滴,仿佛被精心涂抹一般,展现出自然之美。最后两句"远道思绵绵。长安何处边"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牵挂以及对未知京城长安的遥想,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儿子前程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旅途景象,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
上苑乌啼,中洲鹭起,疏钟才度云窈。
篆冷香篝,灯微尘幌,残梦犹吟芳草。
搔首卷帘看,认何处、六桥烟柳。
翠桡才舣西泠,趁取过湖人少。掠水风花缭绕。
还暗忆年时,旗亭歌酒。
隐约春声,钿车宝勒,次第凤城开了。
惟有踏青心,纵早起、不嫌寒峭。
画阑闲立,东风旧红谁扫。
雾幕西山,珠帘卷,浓霭凄迷华屋。
蒲萄新绿涨,正桃花烟浪,乱红翻触。
绣阁留寒,罗衣怯润,慵理凤楼丝竹。
东风垂杨恨,锁朱门深静,粉香初熟。
念缓酌灯前,醉吟孤枕,顿成清独。伤心春去速。
叹美景虚掷如飞毂。
漫孤负、秋千台榭,拾翠心期,误芳菲、怨眉愁目。
冷透金篝湿,空展转、画屏山曲。梦不到、华胥国。
闲倚雕槛,试采青青梅菽。海棠尚堪对烛。
万木阴沉锁石门,烟霞深处近昆崙。
洞箫声接玉台磬,宝盖影摇金殿幡。
湘浦有龙云气湿,越山无鹤露华昏。
灵芝采尽归何处,溪上白蘋花正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