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晴郊花气浮,午窗正睡拥驼裘。
觉来鸟雀茅檐静,屋角春风怒未休。
蔼蔼晴郊花气浮,午窗正睡拥驼裘。
觉来鸟雀茅檐静,屋角春风怒未休。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宁静生活场景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平和。"蔼蔼晴郊花气浮"中,“蔼蔼”形容花开的样子,给人以温柔、茂盛之感,"晴郊"则是春日晴朗的乡村景象,而“花气浮”则让人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
"午窗正睡拥驼裘"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午后小憩的情景。“午窗”指的是午后的窗前,"正睡"表明这是一个安静的休息时刻,而“拥驼裘”则显示了春日温暖之中依然需要轻薄衣物以保暖。
接下来的"觉来鸟雀茅檐静"一句,诗人从睡眠中醒来,听到的是窗外鸟鸣的声音,而非世间喧嚣。"觉来"指的是从睡梦中醒来,而"鸟雀茅檐静"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这静谧的声音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一句“屋角春风怒未休”让我们感受到即便在宁静之中,也蕴含着春天生机勃发的力量。"屋角"通常被视为家庭生活的象征,而"春风"则是春季常见的自然现象,"怒未休"则形容这春风并没有平息的迹象,它在不断地吹拂着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美好的追求,以及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受。
谁将一段花文木,随文刻成山水。
水出竹林间,人坐竹林里。
竹林深几许,仅对弈、弹琴随喜。
此七贤人,知魏将乱,徉狂避世。
无数管城君,脱颖客、如意参差相倚。
一统摄乾坤,四海同文字。
灵檀七宝几,最笔砚、精良乐事。
邀我写,千首新诗,百幅澄心纸。
太息骚坛,几经消歇,凭谁主持。
算样香人去,吟情未老。流花集在,秀句堪师。
衣惹炉香,才夸宫体,归梦莼鲈肯后时。
因风便,为江东耆旧,频系相思。
曾闻花雨填词,定不愧、当年杜牧之。
问阻风中酒,心情何似。薰香摘艳,怀抱谁知。
莫讶年来,玉颜非昔,禅榻茶烟漾鬓丝。
知何日,共半楼烟雨,相对论诗。
乍脱轻绵,旋飘弱絮,转眼流光如毂。
频岁淮南客里,消他寒燠。
最难忘、前度欢游,不堪听、后庭遗曲。
寻春芊芊,肠断是生绿。
天边无赖明月,又几回流照,玉钩斜足。
酒荡襟怀,不禁乱红频扑。
牵昨梦、画舫冰丝,绕香心、玉妃脂盝。
判携来,十样蛮笺,赋闲情几幅。
淡日帘拢,吹不断、一窗花气。
粉痕低,碧丛晃漾,绿阴摇曳。
半榻图书森映壁,四时风月长侵袂。
羡诗人,惯爱此中眠,添吟思。
芳事尽,余香惠,尘梦倦,翻秋水。
笑枕流漱石,总然非计。
宝篆轻轻琴荐暖,茶烟袅袅风炉沸。
小玲珑,堆向曲阑边,怜空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