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
《中茅峰石上徐锴篆字题名》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百年风雨草苔昏,尚有当年墨法存。

祇恐终随峄碑尽,西风吹烧满秋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máofēngshíshàngkǎizhuànmíng
sòng / wángānshí

bǎiniánfēngcǎotáihūnshàngyǒudāngniáncún

zhīkǒngzhōngsuíbēijìn西fēngchuīshāomǎnqiūyuán

注释
百年:形容时间长久。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也可象征历史沧桑。
草苔昏:草木因年代久远而显得模糊不清。
尚有:还存在。
当年:过去的岁月。
墨法:古代的书法艺术。
祇恐:只怕。
峄碑:古代著名的石碑,这里代指珍贵的文化遗产。
尽:完,消失。
西风:秋季的寒风。
烧满:遍布,充满。
秋原:秋天的原野。
翻译
经历百年风雨,草木蒙尘,古老的墨迹和书法依然留存。
只怕最终会像峄山碑一样消失殆尽,西风将把它们焚烧,遍布整个秋日平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于文化遗产保存的忧虑。诗中的“百年风雨草苔昏”描绘了一种时间流逝、事物毁坏的情景,而“尚有当年墨法存”则表明尽管如此,但某些东西还保留着往日的痕迹。这里的“墨法”可能指的是书法或文学作品,意味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人担忧的是这些珍贵的遗产最终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如同“祇恐终随峄碑尽”,即便是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也可能被岁月磨灭。

最后两句“西风吹烧满秋原”则描绘了一幅秋天萧瑟、万物凋零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沉郁氛围。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生命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十八里桥

野外官桥断,溪边绿树层。

人家多酒市,风俗但鱼罾。

问渡争编竹,听歌杂采菱。

晚来飞雨过,半湿夜船灯。

(0)

送友人

郭外溪边寺,年来两送行。

攀条犹在眼,落叶已无声。

忆昔春山色,能轻故国情。

好将诗酒约,归问鲁诸生。

(0)

土燕

利嘴穿虚壤,卑栖足自支。

晚归先认穴,春哺亦知时。

避隼栖林莽,随虫掠水湄。

画梁原不爱,于世更何疑。

(0)

吴中客

吴花吴草愁春烟,茫茫白日迷青天。

天涯有客不归去,水流肠断春江前。

春江水流不复返,明日客归犹未晚。

(0)

沈石田百鸭图

柳塘流水春沄沄,谁放百头花鸭群。

石田老翁真好戏,点染霜毫成锦云。

锦云历乱不可数,饮啄浮沈散还聚。

白莹翻令鸥鹭猜,綵鲜更被鸳鸯妒。

菰蒲剑芽一尺强,水香烟暖任回翔。

正怜身上无泥滓,安用人间觅稻粱。

洞庭之波连笠泽,深绿晴摇汉江色。

甫里先生得意时,自挈雕阑引文翼。

我家恰与天随邻,惯见毰毸弄碧粼。

就中亦有能言者,不取橐金惊使人。

(0)

题漫士为孟扬作山水图

龙门漫士真逸才,胸中丘壑何奇哉。

岚光晴翠海天曙,出云金碧芙蓉开。

遥看几处烟中树,云是王乔清隐处。

万壑松声客掩扉,数峰花雨僧归寺。

故人文学似前贤,结屋栖迟今几年。

多情远寄山中兴,匡庐天姥应徒然。

我亦平生爱山者,闻说兹山莫能写。

清风邈矣不可攀,萝月云泉梦良夜。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