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迥石路转,足可娱瞻听。
其中如有屋,便是醉翁亭。
峰迥石路转,足可娱瞻听。
其中如有屋,便是醉翁亭。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峰迥石路转”,展现出山峰与蜿蜒小径的自然之美,引人入胜。接着,“足可娱瞻听”一句,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欣赏与愉悦之情,仿佛每一处风景都能触动心灵,带来欢愉。
进一步地,“其中如有屋,便是醉翁亭。”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元素相结合,仿佛在幽静的山林之中,隐藏着一座名为“醉翁亭”的雅致建筑。这里不仅是一处供人休憩的场所,更象征着文人墨客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开岁倏及旬,春风互寒暄。
兹晨发游兴,微雨开朝暾。
东行度浮桥,已见江水浑。
长堤带小市,下有农家村。
箫鼓春迎神,乡乐何喧喧!
新麦早被陇,寒蔬犹满园。
夙识田舍翁,自往款其门。
登堂见遗象,衣冠古而尊。
云是翁远祖,环村多诸孙。
丹青虽黯敝,典型固犹存。
主人喜客至,开轩陈清樽。
春酒既已佳,乡礼亦不繁。
扰扰薄俗中,尚觉古处敦。
刊遗市朝事,同作农圃言。
淹留遂永日,归去将黄昏。
神泉生神童,实祀乡贤祠。
乃复有仙童,化作云雨师。
神童不得见,吾见神童诗。
仙童不得见,石有仙迹遗。
牛背明斜阳,想见横笛吹。
至今圣者庵,背笠短发披。
祷云云即生,祷雨雨即施。
飞霖沛五羊,灵寝仙来嬉。
夜半三元宫,朝天骑文螭。
潮人说孙仙,感德非徵奇。
人生无后名,老死将何为?
生而不济物,高官惭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