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弓诗》
《咏弓诗》全文
南北朝 / 萧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虞人招不进,繁氏久称工。

已悲轩主迹,复挹楚王风。

(0)
鉴赏

这首《咏弓诗》是南北朝时期萧察所作,通过对弓的描绘,展现了其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首句“虞人招不进”,以“虞人”这一古代官职,象征着弓箭手或射手,暗示了弓在古代军事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招不进”三字,却暗含着弓虽为利器,但并非无往不利,有时也会遭遇无法施展的情况,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思考。

次句“繁氏久称工”,提到“繁氏”,可能是指古代制作弓箭的工匠家族,强调了弓的制作工艺之精良,以及在历史上被广泛认可的声誉。这里不仅赞美了弓的制作技艺,也隐含了对传统工艺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接着,“已悲轩主迹”一句,通过“轩主”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轩主,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射手或军事领袖,此处借以表达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辉煌足迹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惋惜之情。

最后,“复挹楚王风”则将思绪从历史人物转向了楚国的文化传统,以“楚王风”象征楚国的风雅与文化。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楚文化的欣赏,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整体而言,《咏弓诗》通过弓这一具体的物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萧察
朝代:南北朝   字:理孙   生辰:519—562

(519—562)南朝梁宗室,后梁国君,字理孙。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大同元年,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侯景乱后,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乃依附西魏。西魏恭帝元年,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杀死梁元帝。次年察在江陵称帝,改元大定,为西魏附庸,上疏称臣,是为后梁。既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又失襄阳之地。察耻威略不振,终以忧愤发背而卒。在位八年,庙号中宗。有《悯时赋》、《金光明经义疏
猜你喜欢

游玉泉洞限韵一首

谁凿青山一窍空,春寒深琐夕阳中。

平临北极无尘到,近接西湖有路通。

窟底云雷生白日,窗间松柏下清风。

旧题磨灭犹堪认,芳草桃花没断蓬。

(0)

谒先母夫人墓

青山郁郁隐佳城,一上新亭百感生。

口泽荒凉空在眼,泪痕零落正吞声。

斑衣竟失当年养,锦诰虚违此日荣。

再拜松楸心寸折,不胜遗恨负生成。

(0)

挽杨茂都阃

神剑出欧冶,劲利久超群。

葳蕤百宝装,错落七星文。

倚天发寒采,鸣匣袪妖氛。

一动蛟龙惊,再鼓霄汉分。

往随明主用,累累建奇勋。

一朝随变化,高飞入青云。

遂令千载下,独有名相闻。

长歌抚遗迹,伫立悲斜曛。

神物渺何许,嗟哉杨将军。

(0)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其四花重荅

不誇颜色不誇香,不共群英竞艳阳。

造化栽培知有意,且随本分过春光。

(0)

题黄君愈宣江山一览亭

山翁不川游,溪翁不山住。

兹亭何巍巍,妙得江山趣。

浮光滉帘栊,飞翠堕窗户。

江山百里间,一一堪指顾。

披云款岩扉,乘月泛烟溆。

鸥鹭狎琴尊,鹿麋随杖屦。

悟兹动静理,悠然豁心虑。

嗟予抱清尚,山水夙所慕。

年来徇微禄,旧游隔烟雾。

闻君构危亭,便拟投簪去。

凭高骋遐瞩,允矣惬中素。

(0)

梦萱堂

灵萱委秋露,岁月忽已徂。

永夜不能寐,念此增烦纡。

孝诚既昭格,精意遂潜孚。

宛然升北堂,音容欢以愉。

酌酒为亲寿,起舞为亲娱。

不知梦里逢,但觉愁怀舒。

寒鸡俄戒旦,幽明遂殊途。

揽衣重悽恻,清泪沾华裾。

推窗悄无睹,落月啼林乌。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