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人招不进,繁氏久称工。
已悲轩主迹,复挹楚王风。
虞人招不进,繁氏久称工。
已悲轩主迹,复挹楚王风。
这首《咏弓诗》是南北朝时期萧察所作,通过对弓的描绘,展现了其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首句“虞人招不进”,以“虞人”这一古代官职,象征着弓箭手或射手,暗示了弓在古代军事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招不进”三字,却暗含着弓虽为利器,但并非无往不利,有时也会遭遇无法施展的情况,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的思考。
次句“繁氏久称工”,提到“繁氏”,可能是指古代制作弓箭的工匠家族,强调了弓的制作工艺之精良,以及在历史上被广泛认可的声誉。这里不仅赞美了弓的制作技艺,也隐含了对传统工艺和文化传承的尊重。
接着,“已悲轩主迹”一句,通过“轩主”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轩主,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射手或军事领袖,此处借以表达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辉煌足迹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惋惜之情。
最后,“复挹楚王风”则将思绪从历史人物转向了楚国的文化传统,以“楚王风”象征楚国的风雅与文化。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楚文化的欣赏,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整体而言,《咏弓诗》通过弓这一具体的物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神剑出欧冶,劲利久超群。
葳蕤百宝装,错落七星文。
倚天发寒采,鸣匣袪妖氛。
一动蛟龙惊,再鼓霄汉分。
往随明主用,累累建奇勋。
一朝随变化,高飞入青云。
遂令千载下,独有名相闻。
长歌抚遗迹,伫立悲斜曛。
神物渺何许,嗟哉杨将军。
山翁不川游,溪翁不山住。
兹亭何巍巍,妙得江山趣。
浮光滉帘栊,飞翠堕窗户。
江山百里间,一一堪指顾。
披云款岩扉,乘月泛烟溆。
鸥鹭狎琴尊,鹿麋随杖屦。
悟兹动静理,悠然豁心虑。
嗟予抱清尚,山水夙所慕。
年来徇微禄,旧游隔烟雾。
闻君构危亭,便拟投簪去。
凭高骋遐瞩,允矣惬中素。
灵萱委秋露,岁月忽已徂。
永夜不能寐,念此增烦纡。
孝诚既昭格,精意遂潜孚。
宛然升北堂,音容欢以愉。
酌酒为亲寿,起舞为亲娱。
不知梦里逢,但觉愁怀舒。
寒鸡俄戒旦,幽明遂殊途。
揽衣重悽恻,清泪沾华裾。
推窗悄无睹,落月啼林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