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先母夫人墓》
《谒先母夫人墓》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青山郁郁隐佳城,一上新亭百感生。

口泽荒凉空在眼,泪痕零落正吞声。

斑衣竟失当年养,锦诰虚违此日荣。

再拜松楸心寸折,不胜遗恨负生成。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岳所作的《谒先母夫人墓》,通过诗人对已故母亲墓地的拜谒,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首句“青山郁郁隐佳城”,描绘了墓地所在山色葱郁,环境幽静,暗示着逝者安息之所的宁静与美好。接着,“一上新亭百感生”则点明了诗人首次来到此处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母亲的思念,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口泽荒凉空在眼,泪痕零落正吞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看到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今变得荒凉,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悲伤,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只能默默吞咽,无法诉说心中的痛楚。

“斑衣竟失当年养,锦诰虚违此日荣。”这里诗人回忆起母亲在世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以及自己未能在母亲去世后给予她应有的荣耀和尊重,内心充满了遗憾和自责。斑衣,古代孝子穿的丧服,象征着失去母亲的悲痛;锦诰,指朝廷的褒奖,此处暗含了诗人未能让母亲享受到应有的荣誉。

最后,“再拜松楸心寸折,不胜遗恨负生成。”诗人再次向母亲的墓碑行礼,心中满是痛苦与愧疚。他无法承受对母亲的遗恨,因为这份恨源于自己未能尽到孝道,辜负了母亲的养育之恩。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拜谒,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对已故母亲的深深怀念与自责,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与况山人郊行口占所见三首·其二

麦阪断人行,驱马荒田里。

隔岸闻鸣榔,鱼舟在深水。

(0)

挽傅处士体斋叔父

惨淡哀歌满素缣,楚江秋泪省中添。

蕴真自喜开陶径,投老何曾筑傅岩。

每为山行吟独放,惯从泥饮坐能淹。

百年风致今陈迹,惟有寒花绕旧檐。

(0)

雨夜写怀

空斋积雨迥生愁,何处归云晚复留。

独鹤不眠长警夜,暗蛩多思自鸣秋。

十年事与尘俱化,万里心随水共游。

明日清冥期桂魄,庾公高兴满南楼。

(0)

送张少参考绩

岷山渭水惯同游,暂向东亭系客驺。

万里孤鸿又南去,一樽相对灞陵秋。

(0)

西平道中送客

桃红柳绿春意浓,娇风吹送雨濛濛。

道上行人不归去,目断南来几个鸿。

(0)

上陵至沙河与孔时偕行

晴泥初踏出荒城,百里山光几送迎。

不问主人先系马,竹床茶碗坐来清。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