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案上梅花二首·其二》
《案上梅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地炉火煖日烘窗,一夜花须半吐黄。

鼻观圆通熏百和,博山三夕罢烧香。

(0)
翻译
地上的火炉散发出暖意,映照着窗户,一夜之间,花朵的蕊丝大半都变成了黄色。
鼻子闻到的香气如同圆通无阻,连续三个晚上都在焚烧着博山香料。
注释
地炉:火炉。
火:燃烧的火。
煖:温暖。
日:太阳。
烘:烘烤。
窗:窗户。
一夜:整夜。
花须:花朵的蕊丝。
半吐黄:大半变为黄色。
鼻观:嗅觉感受。
圆通:形容香气流畅无阻。
熏:熏陶,香气弥漫。
百和:各种香料混合物。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
三夕:三个晚上。
罢烧香:停止焚烧香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家居的画面。"地炉火煖日烘窗"写出了室内地炉燃烧,温暖如春,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烘烤着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一夜花须半吐黄"则暗示了季节可能是冬季,因为梅花在夜间开放,花瓣呈现出黄色,象征着冬日里的一抹生机。

"鼻观圆通熏百和"进一步描绘了香气四溢的场景,"鼻观圆通"形容香气弥漫,直达人的嗅觉,"熏百和"则指香气混合了多种香料,芬芳宜人。"博山三夕罢烧香"中的"博山"是古代的一种香炉,"三夕"意味着连续几晚,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香气的享受,以及对静谧夜晚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在冬日闲暇时光中品香赏梅的生活情趣,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石湖伤王履吉

欢境凄怀动,新林逝客栽。
嵇庭仍茂竹,张宅半荒苔。
湖忆临杯绿,花疑作赋开。
酒船今寂寞,不复子云来。

(0)

虎丘咏

芙蓉近倚阖闾城,眺阁觞楼逐势成。
珠寺翻为歌舞地,青山尽是绮罗情。
岩花吐学红妆丽,谷鸟啼兼凤管声。
十里垂杨芳草岸,四时常映彩舟行。

(0)

洪武宫词(十二首)

鸡鸣天子下床梯,内直红妆两队齐。
阊阖虎头门大启,春星犹带紫宫低。

(0)

读山海经(三首)

郁流波山,流波浮东海。
黄帝得苍夔,为鼓几千载。
振橛威四方,焕然生风采。
帝去鼓声息,沉吟世移改。
¤

(0)

咏怀(六首)

少壮好游览,不知中道忧。
方兹怀故土,眷此成淹留。
员阙蔽朝厓,玄云阴以浮。
徘徊当永夕,嬿婉将焉逑。
栖鸟翔不息,鸣虫亦啾啾。
人生无定止,卒岁何能休。
¤

(0)

昌华苑(南汉刘鋹建)

江水东流西日斜,刘郎綦迹尚天涯。
昌华苑外裙腰草,玉液池边鼓吹蛙。
隔垅牛羊闻牧笛,遥林灯火见渔家。
当年翠辇曾游地,留与东风长稻花。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