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末商飙动,飘飘舞絮狂。
行空疑泛梗,著树若飞霜。
衬水鱼争沫,披云雁作行。
所嗟人远戍,秋老未还乡。
蘋末商飙动,飘飘舞絮狂。
行空疑泛梗,著树若飞霜。
衬水鱼争沫,披云雁作行。
所嗟人远戍,秋老未还乡。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八咏禁体(其三)芦花风》描绘了一幅秋天芦花飘扬的景象。"蘋末商飙动",以蘋花比喻芦花在秋风中的轻盈摇曳,"飘飘舞絮狂"形象地写出风力之大和芦花随风翻飞的状态。"行空疑泛梗,著树若飞霜",进一步描绘芦花在空中如浮梗般浮动,落在树枝上如同冬日的飞霜,富有动态感。
"衬水鱼争沫,披云雁作行",通过水中鱼儿跃起时激起的水沫和天空中雁阵的行列,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季节的流转。最后两句"所嗟人远戍,秋老未还乡"表达了诗人对戍边战士远离家乡,深秋时节仍未能归家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的忧虑。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具有鲜明的秋意和人文关怀。
鹊喜花间晓。
惜凝香、代将帘卷,海棠开早。
前度登楼清啸月,吹入春风不老。
后五日、花朝方到。
趁舞罗衣花讯暖,捻吟髭、玉勒迎东笑。
留肯往,春邮小。
庐峰青里壶天好。
一千春、棋声昼永,剑光云表。
绛雪骊珠看丹转,金鼎龙盘虎绕。
且未可、飞仙蓬岛。
河洛烟芜眠狐兔,握风雪、办此升平了。
却共我,拾瑶草。
竹间棋,池上字。
风日共清美。
谁道春深,湘绿涨沙觜。
更添杨柳无情,恨烟颦雨,却不把、扁舟偷系。
去千里。
明日知几重山,后朝几重水。
对酒相思、急似且留醉。
奈何琴剑匆匆,而今心事,在月夜、杜鹃声里。
雨蕊方桃,晴梢渐杏,东风娇语弦管。
爱香帘约馀寒,唤舞袖翻嫩暖。
红颜清健,旧墨竹、扶疏手段。
且碧窗、写就黄庭,画楫海山开卷。
春自好、得花不淡。
花又好、得春不浅。
晓莺瑶佩秋生,月蘸翠尊波满。
长逢花处,笑西母、霜娥偷换。
要日边、争看貂蝉,彩侍更迎宣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