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闻笳最是悲,京门独立晚晴时。
鹂庚一去荒郊远,借问春光有底迟?
何处闻笳最是悲,京门独立晚晴时。
鹂庚一去荒郊远,借问春光有底迟?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京城门外,傍晚时分,诗人独自站立,听到远方传来的胡笳声,引发了深深的哀愁。"何处闻笳最是悲"一句,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悲伤乐音来源的好奇和共鸣。接着,"京门独立晚晴时",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夕阳下的京城门楼,强化了孤独与寂寥之感。
"鹂庚一去荒郊远",这里的"鹂庚"可能是指乐曲《黄莺儿》,暗示了春天的离去,使得诗人更加感到春光的迟迟不至,增添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借助笳声和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惟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
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
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
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
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
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
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
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
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