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向明时学为圃,不独操嬴称善贾。
鱼鸟相忘但一丘,江山信美非吾土。
分畦插槿引清渠,燕坐应怜抱瓮馀。
开尊自喜烹葵荐,堆几聊看种树书。
古来知有蒙庄叟,漆园似接芳邻后。
花时欲访隐人居,春水桃源迷渡口。
君向明时学为圃,不独操嬴称善贾。
鱼鸟相忘但一丘,江山信美非吾土。
分畦插槿引清渠,燕坐应怜抱瓮馀。
开尊自喜烹葵荐,堆几聊看种树书。
古来知有蒙庄叟,漆园似接芳邻后。
花时欲访隐人居,春水桃源迷渡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明时学习农圃之术的君子形象,他不仅精通稼穑之道,还以善于经营而闻名。诗中通过“鱼鸟相忘”与“江山信美非吾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自身归属感的思考。分畦插槿、引清渠的农事活动,以及自喜烹葵、聊看种树书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闲适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
“古来知有蒙庄叟,漆园似接芳邻后”,引用了庄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哲人智慧的敬仰,并暗示自己与庄子精神上的共鸣。最后,“花时欲访隐人居,春水桃源迷渡口”则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栖息地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哲学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具有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思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