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五》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五》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雨欲成时,听村北、村南鹎鵊。

行乐处、崖门藤束,溪腰树夹。

水剪越罗吴縠样,山临范缓倪迂法。

任科头、箕踞受松风,新凉霎。何必学,呼名鸭。

且自荷,随身锸。尽一邱一壑,此生宁乏。

云起怒排临阵马,涧鸣冷试搊筝甲。

更归来、滴滴玉蛆声,糟床压。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江村夏日咏叹之作。词中描绘了江南乡村夏日雨前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自然中的闲适与自在。

词的开篇“雨欲成时”,点明了即将下雨的氛围,通过“村北、村南鹎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乡村景象。接下来,“行乐处、崖门藤束,溪腰树夹”描绘了作者漫步于山间小径,藤蔓缠绕崖壁,溪流两旁树木夹道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

“水剪越罗吴縠样,山临范缓倪迂法”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如丝如缕,山形如画,仿佛是艺术家精心绘制的山水画卷。接着,“任科头、箕踞受松风,新凉霎”则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享受着微风带来的清凉与宁静。

下半阙“何必学,呼名鸭。且自荷,随身锸”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非追求外在的名声与地位。“尽一邱一壑,此生宁乏”则是对生活满足感的表达,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

“云起怒排临阵马,涧鸣冷试搊筝甲”运用比喻手法,将云的翻滚比作战马的奔腾,涧水的潺潺声比作筝弦的弹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最后,“更归来、滴滴玉蛆声,糟床压”则以酒香四溢的场景结束,寓意着回归自然后的满足与愉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师邵以墙头过浊醪为韵赋五绝句依次答之·其一

学有卢前愧,居邻孟氏芳。

此夕添嘉话,双尊过短墙。

(0)

过东昌访前贰守郝公适公生辰赋此为寿郝在松职专治水守廉奉公今不易得也四月二十一日

别驾当年治五茸,苞苴无迹稻田丰。

每从父老歌遗爱,何意轩墀拜下风。

鹤骨未嫌金带重,凤雏还拟碧霄翀。

葵花榴萼知人意,相及生辰满眼红。

(0)

阻风邳南第七屯百户王君留宿薄暮风止行二里馀复作与天民舟相失戏书示风

小住复颠狂,泊我空滩外。

听汝吾弗嗔,汝宁亦知愧。

(0)

简华峰教谕乞莲栽·其二

行人秋早长安去,中夏分莲不太忙。

但有碧䇶传别酒,任他红里倚新妆。

(0)

送华文光尊甫南归

数行官柳带城斜,又送庞公上小车。

天上神驹方独步,江南乔木几名家。

山当朔野霜先结,水绕官河路不差。

闻道家君北来近,相逢何处整乌纱。

(0)

文武传芳为李惟中郎中父寿

公家奕世龙韬学,已会风云取高爵。

百年海宇烟尘清,又向雷门见头角。

峨嵋剑阁横金天,西连草堂锦水边。

雄豪秀润各有得,公独于此当其全。

西风使节相如归,公呼诸孙候江湄。

遂开高堂称寿卮,锦衣前拜绣帽随。

熊罴鹓鹭各有姿,邦人来观啧相语。

谁似公家文更武,文谟庙堂武禦侮。

天佑公家后方钜,万岁千秋奉明主。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