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欲成时,听村北、村南鹎鵊。
行乐处、崖门藤束,溪腰树夹。
水剪越罗吴縠样,山临范缓倪迂法。
任科头、箕踞受松风,新凉霎。何必学,呼名鸭。
且自荷,随身锸。尽一邱一壑,此生宁乏。
云起怒排临阵马,涧鸣冷试搊筝甲。
更归来、滴滴玉蛆声,糟床压。
雨欲成时,听村北、村南鹎鵊。
行乐处、崖门藤束,溪腰树夹。
水剪越罗吴縠样,山临范缓倪迂法。
任科头、箕踞受松风,新凉霎。何必学,呼名鸭。
且自荷,随身锸。尽一邱一壑,此生宁乏。
云起怒排临阵马,涧鸣冷试搊筝甲。
更归来、滴滴玉蛆声,糟床压。
这首《满江红》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江村夏日咏叹之作。词中描绘了江南乡村夏日雨前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自然中的闲适与自在。
词的开篇“雨欲成时”,点明了即将下雨的氛围,通过“村北、村南鹎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乡村景象。接下来,“行乐处、崖门藤束,溪腰树夹”描绘了作者漫步于山间小径,藤蔓缠绕崖壁,溪流两旁树木夹道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
“水剪越罗吴縠样,山临范缓倪迂法”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如丝如缕,山形如画,仿佛是艺术家精心绘制的山水画卷。接着,“任科头、箕踞受松风,新凉霎”则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享受着微风带来的清凉与宁静。
下半阙“何必学,呼名鸭。且自荷,随身锸”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非追求外在的名声与地位。“尽一邱一壑,此生宁乏”则是对生活满足感的表达,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
“云起怒排临阵马,涧鸣冷试搊筝甲”运用比喻手法,将云的翻滚比作战马的奔腾,涧水的潺潺声比作筝弦的弹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最后,“更归来、滴滴玉蛆声,糟床压”则以酒香四溢的场景结束,寓意着回归自然后的满足与愉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别驾当年治五茸,苞苴无迹稻田丰。
每从父老歌遗爱,何意轩墀拜下风。
鹤骨未嫌金带重,凤雏还拟碧霄翀。
葵花榴萼知人意,相及生辰满眼红。
公家奕世龙韬学,已会风云取高爵。
百年海宇烟尘清,又向雷门见头角。
峨嵋剑阁横金天,西连草堂锦水边。
雄豪秀润各有得,公独于此当其全。
西风使节相如归,公呼诸孙候江湄。
遂开高堂称寿卮,锦衣前拜绣帽随。
熊罴鹓鹭各有姿,邦人来观啧相语。
谁似公家文更武,文谟庙堂武禦侮。
天佑公家后方钜,万岁千秋奉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