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鸣鸡迥不闻,城头残月夜初分。
楼台爽气通三岛,环佩秋声杂五云。
阁道鸾灯供御辇,周庐龙钺护亲军。
小臣章疏何由达,空望炉烟拱圣君。
天上鸣鸡迥不闻,城头残月夜初分。
楼台爽气通三岛,环佩秋声杂五云。
阁道鸾灯供御辇,周庐龙钺护亲军。
小臣章疏何由达,空望炉烟拱圣君。
这首《早朝》描绘了清晨宫廷的庄严与肃穆。首句“天上鸣鸡迥不闻”,以鸡鸣喻天晓,却强调了静谧,仿佛连天空中的鸡鸣声都听不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重的氛围。接着,“城头残月夜初分”一句,通过残月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更迭,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仪式的正式。
“楼台爽气通三岛,环佩秋声杂五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早朝时的景象。楼台之上,清爽的空气仿佛能与遥远的三岛相通,这既是对仙境的想象,也是对朝廷威严的象征。同时,宫女们的环佩之声与五彩祥云交织在一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皇家的华贵与神秘。
“阁道鸾灯供御辇,周庐龙钺护亲军”则描绘了早朝时的秩序与安全。阁道上悬挂着鸾灯,为皇帝的车驾提供照明,象征着皇帝的尊贵与权力。四周的营帐中,龙钺(古代帝王所用的仪仗)护卫着亲军,确保了仪式的安全进行,同时也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最后,“小臣章疏何由达,空望炉烟拱圣君”表达了诗人作为小臣,虽然无法直接向圣君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奏章,只能默默仰望着炉烟,心中充满对圣君的敬仰与忠诚。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谦卑与忠诚,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臣子与君主之间复杂的关系。
整体而言,《早朝》一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早朝的庄严与神圣,以及诗人对君主的忠诚与敬畏之情。
毡帐胡琴出塞曲,兰塘越棹弄潮声。
何言此处同风月,蓟北江南万里情。
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
无限游人遥怪我,缘何最老最先来。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立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
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
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
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