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立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

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

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

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chuānxiānggōngzhúshíèryùn
táng / yuánzhěn

zhúwàichángqīngyáohuá
máozǎnyǒusēnshùcuōtuó

xiānfěnyánzhìqióngjiāocuì
tíngtíngxiāohànjìnǎiǎiduō

bīnghánsǒngxiāosháofēngzhòuluó
yānhánlónglóngyǐngyuèfànlínlín

luánfèngyànquèyǒngguò
yōu姿mèitíngshíhàoshuǎngtiān

jùnjiégāozhuǎnzhēnyúnhángèngjiā
tuōshēnxiāntánshànglíngshénsuǒ

shítiānlàiwényángchūn
yìngliánshēngzhěcuīzhéchéngbìng

注释
慈竹:一种竹子,常用来象征慈爱与坚韧。
密比:比喻密集的程度。
青瑶华:青色的美玉花朵,形容竹子的美丽。
矛攒:箭竹聚集的样子,‘矛’这里指箭竹。
森束:形容密集如森林般的丛束。
蹉跎:浪费时间,这里指竹子生长挺拔,没有虚度时光。
纤粉:细腻的粉末,形容竹子表面的质感。
细琼:细小的美玉,比喻竹子的珍贵。
交翠柯:翠绿的枝干相互交织。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霄汉:天空,这里指接近天空。
霭霭:云雾弥漫的样子,形容雨露多。
冰碧:形容竹子在夜晚中晶莹剔透,如冰似玉。
箫韶:古代音乐名,这里比喻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如同仙乐。
烟含:烟雾中包含,形容景象朦胧。
胧胧影:模糊不清的影子。
月泛:月光照耀。
鳞鳞波:波光粼粼的水面。
鸾凤:传说中的高贵鸟类,比喻高贵的人或事物。
燕雀:普通的小鸟,比喻平凡之物。
幽姿:幽雅的姿态。
媚庭实:使庭院增添美感。
颢气:清新的空气。
爽天涯:使远近都感到舒畅。
峻节:坚贞的节操。
高转露:在霜露中显得更加高洁。
贞筠:坚贞的竹子。
托身:置身。
仙坛:神仙居住的地方。
灵物:指竹子,被视为有灵性的生物。
神所呵:受到神灵的庇护。
时与:时常与。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水声等。
日闻:每天都能听到。
阳春歌:春天的赞歌,比喻美好的音乐。
应怜:应当怜悯。
孤生者:孤独生长的竹子。
摧折:遭受破坏。
病痾:疾病,这里比喻因外界因素而受损。
翻译
慈爱的竹子不向外延伸,密集得像青色的美玉花朵。
箭竹聚集如同森严的丛束,它们笔直站立,从不蹉跎时光。
细腻的粉末展现出娇嫩的质地,细小的美玉交织在翠绿的枝干间。
高高挺立接近云霄,蒙蒙细雨中饱含露珠。
夜晚中冰清玉洁屹立不倒,白日里风吹过如同仙乐飘扬。
烟雾中隐约可见朦胧的轮廓,月光下水面泛起粼粼波光。
一旦被鸾凤所青睐,燕雀便再难飞越。
它那幽雅的姿态使庭院增色,清新的气息令天涯也感到舒爽。
坚贞的竹节在霜露中更高洁,寒冷中更显佳妙。
它置身于仙坛之上,受神灵庇护。
时常与自然之音相和,每日聆听春天的赞歌。
应当怜悯那孤独生长的,它们因摧折而病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慈竹的诗,通过对慈竹外形和内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情感寄托。

诗中“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两句,既形容了慈竹的高大,又通过比喻突出了它的坚韧和美丽。接着,“矛攒有森束,玉立无蹉跎”则描绘了竹子的挺拔和纯洁。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两句,更是对慈竹的细节进行了描写,使人仿佛能触摸到它细腻而坚韧的质感。至于“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则将自然景象与慈竹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淡雅宁静的氛围。

后续的诗句,如“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则是对环境与气候的生动描绘,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美丽。

至于“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而“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则是对慈竹在庭院中的雅致风貌进行描绘。

接下来的“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慈竹的坚韧和纯净。至于“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则是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神灵的心境。

最后,“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怀和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慈竹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内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读曲歌八十九首·其五十二

阔面行负情,诈我言端的。

画背作天图,子将负星历。

(0)

山夜忧

庭光尽。山明归。松昏解。渚瞢稀。流风乘轩卷。

明月缘河飞。乃斡西枻乱幽澨。山药屿而淹留。

过香潭而一憩。屿侧兮初薰。潭垂兮葐蒀。

或倾华而閟景。亦转彩而途云。云转兮四岫沈。

景閟兮双路深。草将濡而坰晦。树未䬟而涧音。

涧鸟鸣兮夜蝉清。橘露靡兮蕙烟轻。

凌别浦兮值泉跃。经乔林兮遇猿惊。跃泉屡环照。

惊猿亟啼啸。徒芳酒而生伤。友尘琴而自吊。

吊琴兮悠悠。影戚兮心妯。逢镂山之既渥。

承润海之方流。身无厚于蜩毳。恩有重于嵩丘。

仰绝炎而缔愧。谢泪河而轸忧。夜永兮忧绵绵。

晨寒起长渊。南皋别鹤伫行汉。东邻孤管入青天。

沈痾白发共急日。朝露过隙讵赊年。

年去兮发不还。金膏玉沥岂留颜。回舲袥绳户。

收棹掩荆关。

(0)

飞流界桂道,深林昌兰术。

(0)

入竦溪诗

平明发风穴,投宿憩雪巘。

初时当薄木,迄今草已搴。

(0)

辛玄子赠诗三首·其一

畴昔入冥乡,顺驾应灵招。

神随空无散,气与庆云消。

形非明玉质,玄匠安能雕。

蹀足吟幽唱,仰手玩鸣条。

林室有逸欢,绝此轩外交。

遗景附圆曜,嘉音何寥寥。

(0)

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其二临去吟

心勿欲乱,神勿淫役。道易不顺,灾重不逆。

永丧其真,遂弃我适。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