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勿欲乱,神勿淫役。道易不顺,灾重不逆。
永丧其真,遂弃我适。
心勿欲乱,神勿淫役。道易不顺,灾重不逆。
永丧其真,遂弃我适。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杨羲所作的《方丈台昭灵李夫人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名为“临去吟”。诗中充满了对道德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心勿欲乱,神勿淫役。”开篇即告诫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不要让欲望和私欲扰乱了心灵,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精神,避免过度放纵。这是对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强调了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道易不顺,灾重不逆。”接着指出,虽然遵循正道往往不易,但面对困难和灾祸时,不应轻易违背道义。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理解,即使路途艰难,也应坚守原则,不为外在压力所动摇。
“永丧其真,遂弃我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失去本真状态的忧虑,以及对放弃自我追求的警示。人若迷失自我,放弃内心的真实追求,将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个人道德修养、人生选择与内心追求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