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梯航万国同,计程入觐正秋风。
旌旄光映山河外,环佩声喧雨露中。
天启龙飞回泰运,人从嵩祝竭精忠。
定知庆会五云现,遥望仙桃春色红。
玉帛梯航万国同,计程入觐正秋风。
旌旄光映山河外,环佩声喧雨露中。
天启龙飞回泰运,人从嵩祝竭精忠。
定知庆会五云现,遥望仙桃春色红。
这首诗描绘了盛大的朝贺场景,洋溢着浓厚的皇家威仪与臣民的忠诚之情。首句“玉帛梯航万国同”,以“玉帛”象征贡品的珍贵与礼仪的庄重,表明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家共同进献,展现了大一统帝国的广阔版图和强大的凝聚力。“计程入觐正秋风”,点明时节与朝见的庄严,秋风为背景,更添肃穆之感。
“旌旄光映山河外,环佩声喧雨露中”两句,通过“旌旄”(古代军队或官员出行时所用的旗帜)与“环佩”(古代贵族女子佩戴的装饰品),形象地描绘了朝见队伍的壮观景象,同时借“山河”与“雨露”象征国家的广阔与皇恩浩荡,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温馨的氛围。
“天启龙飞回泰运,人从嵩祝竭精忠”则表达了对君主的崇敬与忠诚,将君主比作“龙”,象征其神圣与权威,同时“泰运”寓意国泰民安,强调了君主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影响。而“人从嵩祝竭精忠”则体现了臣民对君主的衷心祈祷与全力支持。
最后,“定知庆会五云现,遥望仙桃春色红”两句,预示着未来的祥瑞与繁荣,五云象征吉祥,仙桃春色红则寓含着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美好前景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宏大的朝贺场面,也深刻传达了忠诚、敬仰与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是明代宫廷文化与社会风貌的生动体现。
长安久客寄僧扉,四载犹趋白虎闱。
梦中每扣朱明洞,坐列瑶池万玉妃。
芒鞋竹杖亦堪适,绿辔雕鞍犹未息。
海上春随缟袂寒,山中酒熟琼酥色。
吾家四百三十二之青山,上有织铁九锁飞云万仞巀业磥砢谁能攀。
梅花待我应相忆,为报先生献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