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尽日没人烟,船泊鸦矶也有村。
已被子规酸骨死,今宵第一莫啼猿。
峡中尽日没人烟,船泊鸦矶也有村。
已被子规酸骨死,今宵第一莫啼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风景,诗人在长江三峡中夜宿,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峡中尽日没人烟",表明夕阳西下,峡谷之中渐渐没有了行人的踪迹,显得异常寂静。"船泊鸦矶也有村",诗人将船停靠在鸦矶旁,虽然这里偏僻,但依然能感受到村落的存在,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生活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句"已被子规酸骨死,今宵第一莫啼猿"则是对夜晚环境的一种描绘。古人认为“子规”即猫头鹰,在月黑风高之夜发出凄厉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诗中写到它已经因为寂静被冻死,这里或许有夸张的成分,用以形容环境的冷清与阴森。而"今宵第一莫啼猿"则是告诫夜晚最需要警觉的事情就是不要惊动了猿猴,因为它们在黑夜中尤为活跃,叫声也更为尖锐,可能会打破这宁静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寂静与孤独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对远古时代夜晚山谷生态的一种描绘。
盘马楼前风日好。雪销尘扫。楼上宫妆早。
认帘箔微开,一面嫣妍笑。
携手别院重廊,窈窕花房小。任碧罗窗晓。
间阔时多书问少。镜鸾空老。身寄吴云杳。
想轣辘车音,几度青门道。
占得春色年年,随处随人到。恨不如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