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陈桥兵变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三百馀年后,寡妇孤儿又被欺。
忆昔陈桥兵变时,欺他寡妇与孤儿。
谁知三百馀年后,寡妇孤儿又被欺。
这首诗《宋太祖》由元代诗人北客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忆昔陈桥兵变时”,开篇以“忆昔”二字引出历史背景,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起因——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即历史上著名的黄袍加身事件。这一事件中,赵匡胤通过军事手段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但诗中却以“欺他寡妇与孤儿”这样的字眼,暗示了在权力更迭的过程中,无辜的平民百姓成为了牺牲品,饱受苦难。
“谁知三百馀年后”,转折笔锋,时间跨度三百余年后的今天,历史似乎又重演了相似的一幕,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和人性的弱点,让人不禁深思。这里的“寡妇孤儿”再次被欺压,不仅指代了当时的受害者,也暗喻了历史的轮回中,总有无辜者成为悲剧的主角。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句,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对普通民众的残酷影响,以及历史周期律的无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善良的渴望,以及对历史悲剧不断重演的忧虑。
陈家园,野塘基。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
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
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
主公规戒石,草中字离离。
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
尚有庭中树,高蔓女萝枝。
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
嗟我陈家园,盛衰固有时。
我闻陈主公,义侠犹见推。
挥金周所急,解佩酬相知。
君不见西家龌龊子,生女作门楣。
娇客灭门户,重令后人嗤。
汉坛千古风流,笑谈自是诗书将。
两淮草木,一门忠孝,先声远畅。
奕世金貂,雄边韬略,三军独张。
道十年汉水,旌旗动色,春都在,投壶唱。
一点德星回照,光浮动、太山千丈。
戟门春静,人安事简,提封保障。
汉相规随,盖公安靖,平生心赏。
见筹毫不远,凤池消息,醉仙家酿。